1.宋代皇帝与医事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在这个时期里,我国的医药事业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版了医学百科全书《圣济总录》;编辑了21卷本的《图经本草》;铸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具立体针灸教学用的铜人;创办了国家医学院、制药厂及颇有规极的医院。其他在公共卫生施设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所有这些成就,和北宋皇帝僮视医药事业,甚至有些帝王本人就是医学家、药学家的状况分不开的。
宋太宗赵炅是在宋王朝建立15年后继位称皇的,远在他登基之前,便非常留心医术方药。经多年辛苦收集,竟“藏有名方千余首,皆有验”。公元976年,赵炅执政,亲自下诏在京师(今开封)置香药交易院。促进了中外名贵药材的交流,并由此而产生了许多以“香药”为主的中成药。在他执政的第三年,便“召翰林医及其他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这样竟获得验方“万余首”。于是他又指令当时名医陈昭遇、王怀隐等分类整理,去假存真,经过14年终于完成了巨著——《太平至惠方》宋太宗为此亲笔作序。
宋太宗的礼部侍郎兼起居监察贾黄中,因中风猝死,宋太宗非常痛惜,感到精通业务的医师太少了。于是“大搜京城医工,凡通《神衣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及善针灸药饵者”,节经过考核可以进入国家医学院,表现了他网罗人才的迫切心情。宋太宗晚年还下诏创办了御药院,其职责是专门欢管帝王用药及保管国内外进献的珍贵药材。同时按方和剂,以给帝王和后宫服用。并且整理出了我国第一部宫廷内的成方制剂规范——《御药院方》,计11卷、对后世颇有影响。宋太宗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对以后的北宋皇帝的影响很大。
宋真宗在位25年,他受到了太宗的直接教导,也有一定的医术。当他听说漳州司理刘元宾精通医术时,竟亲自召见面试考核。当时龙图阁杜镐突得重病,宋真宗亲自“调药饮之”,说明了他对药物橱制熟悉程度。高相国有疾后,他针对病情,亲自查阅《御药院方》,选“生犀丸”赐给高相国,以祛痰、清目而进饮食。据《宋史·真宗木纪》记载:在酷暑之际,他令“京城役工减日课之半”,从而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宋史》中记载:大臣王旦患病,他曾“御手调药,并以薯预粥为赐”以调养身体,以利康复。宋真宗丰富的卫生保健方面的实践,无易疑促进了当时医学的发展。
宋仁宗在位达41年之久,他格外重视医药方术。他执政才三年,便令针灸学家王唯一监铸针灸铜人,并编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027年10月铜人铸成,1030年又把《图经》刻于石板上,陈列于市中心的大相国寺内,供人参观学习。这对针炎知识的普及有极大促进作用。石刻的题篆为宋仁宗亲笔御书,并指令大学士夏竦为《图经》作序。
为了进—步完谥本草学,他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令苏颂主持编写了大型图文并茂的本环工具书—《图经本草》。他感到《太平圣惠方》过于繁杂,于是“诏大医集名方,曰《简要济众》”;又“令太医简《圣惠方》之要者,颁天下诸道”。
宋仁宗自己也专研方剂,他在古方“桔梗汤”中,加了荆齐、防风、连翘三味药,通治咽喉口舌诸病,“遂名‘三圣汤’,极言其验也”。他很关心百姓疾苦,如105口年京师大疫、急需生犀角。可是京师各药房缺药。于是仁宗亲自从内府中拿出两株“通天犀”,“命工碎之”以疗民疾。
宋仁宗本人生活比较简朴,从不过食膏粱,经常运动,所以身体很健康。他的最大贡献是成立了校正医书局,普及了医经、木草和针灸的知识书使医药活动达到了高潮,出现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局面。
除了上述三位皇帝以外,其他像宋太祖、宋神宗、宋徽宗等也很注重医药事业的发展。如宋太祖时,“宁州贡献琥珀枕”,太祖认为,琥珀可以入药,何必当枕头?于是“碎以赐军士敷金创”。宋神宗则诏天下名医书“各以效方奏进”最终编成了《太医局方》。
宋徽宗执政不久,便设安济坊(即疗养院);采纳何执中的建议,而于全国设立熟药所(即制药厂);增设了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成立了掩埋尸骨的漏泽园;合并成立了国家医药和剂问和医药惠民局;并于1112年,亲自编成了《圣济总录》一书,书中展现了他不固一般的医学水平,斯书理法方药皆备,是我国唯一一部由帝王本人执笔编撰的医著。
《圣济总录》共10卷他在序言中写道:“……为书十篇。凡四十二章,名之曰《圣济经》。……可以养生,可以立命,可以跻一世之民于仁寿之城”;并强调了预防为主,指出“疾成而后线,神医不可为也”。
北宋早期和中期社会环境比较稳定,经济比较发达,再加上北宋帝王大多重视疾学这种状况对促进祖国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宋靖康之变后,大宋的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黄亲大都被金兵俘虏,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只有几个,皇帝赵构年平已高,好不容易才从太祖的第七代孙子中挑选出孝宗继位,所以对他恩宠有加。一次,宋孝宗患腹泻,一天连泻儿次,太医们治疗了几天也不见起色,急坏了高宗皇帝赵构。到处为孝宗寻医问药,当他听说杭城有一位叫严防御的郎中医术高明,就急忙诏他进宫。严防御替孝宗诊过脉后说:“这是脾虚泻泄,应用健脾的方法治疗”。就用白术、茯苓二味药磨成粉末,让孝宗吞服,仅吃了几次病就好了。宋高宗赵构大喜,赏给他一块金字招匾。这件事当时震动杭城,到严防御那里看病者接踵而来,生意兴隆,以致人们把他所居住的地方专门命名为“防御巷”(在今杭州小营巷一带)。严防御所用的白术、茯苓这二味药,自古以来就是浙江的地道药材。
白术、茯苓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认为是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的重要药物。如古代中医健脾著名方剂“四君子汤”,方中药仅四味,其中二味就是白术和茯苓。中医认为,白术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之功,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功。两者合用,故对宋孝宗的腹泻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和茯苓均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并能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上一篇:王维治好了秦观的病
下一篇:桑葚治好刘邦的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