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网站地图|RSS订阅|学会工作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国医手机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学习中医 中医入门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舌诊 辨证论治 中医名词 中医方剂 经络腧穴 经典研习 内科 妇科 儿科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文化 > 国医典故 > 中医典故 >

苏颂与《本草图经》

中医学习|2017-01-22|来源:国医在线整理|中医网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宋代泉州同安(今福建同安县)人,后移居江苏丹阳。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任江宁知县,又先后任颖州、黎州、杭州、濠州、扬州等知州。其间体察民情,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关心民瘼,受到朝廷的嘉许而调朝中任职。先后任太常博士,校正医书官,知制诰、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嘉祐二年(1057年)苏颂任校正医书官,参与编撰《嘉祐本草》工作时,发现其中药图多有讹错,且唐代《新修本草》中的药图,《天宝单方药图》等医药书和药图,早已散失,于是他就向朝廷建议,别撰图经,“使后人用药知所依据”。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并令其主持编撰《本草图经》。苏颂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家呈送药物标本和药图,带领下属一起核对,重加撰述,做到匡误正谬,考证鲜明。历时4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21卷,为纠正药物混乱与错讹做出了贡献。

  《本草图经》内容广博,收药图933幅,图文相合,利于辨认,全面继承了宋以前的医药成就,引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200多种,载常用单方1000余首,为辨认和应用药物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如“贝母”一药,《神农本草经》始载贝母可做药用,但未记其形态。《唐本草》始记其形态为“叶似大蒜”,但语焉不详。而《本草图经》记载:贝母“根有瓣于黄白色”,“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描述得具体而易于辨认。在“甘草”条中,不仅描述其形态特征,还记载了《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甘草的配方与治疗病症;在“蒲公英”条中,引述了《千金要方》治疗恶刺与狐尿刺的配方;在“知母”条引述了《救急肘后方》治溪毒的配方。

  苏颂精通经史百家之说,又精历法星算,著有《苏魏公文集》、《新仪象法要》、《魏公题跋》、《苏侍郎集》和《魏公谈训》。知识广博精深,因而所撰《本草图经》就不单纯是药物方面的内容,而且兼容了动物学、植物学、物候学、矿物学、冶金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还涉及到哲学、经学、史学、文字学、训诂学、民俗学以及宗教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本草图经》说:“苏颂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在1061年撰写的《本草图经》是药物史上的杰作。”确实,《本草图经》的成书,是世界药物史上的壮举,领先于欧洲400多年。

【责任编辑:颜志群】 本篇文章苏颂与《本草图经》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guoyi163.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tcm/zyjc/21808.html

上一篇:美丽的木蝴蝶

下一篇:土鳖治病史话

资源共享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百度新闻源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