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医对外传播普及面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医药已走进海外168个国家和地区,有8万多家中医诊所,从业人员达30万人。中医药在海外已经从过去的民间地位逐渐步入主流。澳大利亚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加拿大很多省已实现中医立法,美国40多个州认可中医针灸。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第62次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通过《西太平洋区域传统医学战略(2011—2020)》。目前,我国已与60多个国家签订了针对中医药交流合作内容的政府间协议。
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上西方的人文化优越感、文化中心论乃至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西方公众对中医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都不高。即使相信中医,大多也只是接受中医的医疗,而不理解或不接受中医的文化。而且,由于中医文化的有关翻译不准确、不规范,中医对外传播面临“语言不通”的问题。从传播的视角看,海外的中医文化传播主要通过私人学校和个体行业者来完成,而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在中医的大众传播中,只有一些中医经典译本(包括电子书),普及读物鲜有出现,电视传播和网络传播节目更是罕见。大众传播的薄弱,造成中医文化海外影响力较小。
因此,建议把中医文化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把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绝不仅仅是中医行业自己的事,它应该是国家行为,是一个整体工程。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应纳入国家战略。
要提高对中医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处理好中医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国内各方面对中医药医疗技术的“硬实力”都比较重视,但对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却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目前,中医正逐步被更多国家纳入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这正是大力传播中医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好时机。
要创新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在海外传播中要充分利用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手段,尤其要重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切实提高传播效果。同时,要尽量避免强加之嫌。要针对国外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讲好“中医药故事”。可以借用孔子学院和中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平台,探索中医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新方法。
要培养中医文化传播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中医文化海外传播专业,培养既了解中医学和国学,又精通外语,并熟悉传播学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复合型人才。整合国内外的优势资源,与国外高等院校或国际机构合作联合开设海外中医文化传播学院,合作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在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中开设中英文双语或多语种中医课程,加大国学课程比重,学习传播学知识,从中遴选中医文化对外传播人才。
要设立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国家级研究项目。如中医文化的国家符号形象、中医药文化品牌的研究,中医文化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研究,中医对外传播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研究,中医文化软实力与中医医疗硬实力关系研究,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数据库建设,等等。
要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产业。在这方面,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中医文化产业兼具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双重优势。要整合跨行业资源,创作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网络等中医文化产品。 (作者张其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上一篇:人民日报:打通中医药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