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资讯 > 独家观点 >

赵可星: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五点建议

2015-03-13|来源:人民网|编辑:李晓然|阅读: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几年来,该局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开展进行规范与指导,并先后确定了几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制定了常见疾病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指南和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扩大中医预防保健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领域。中医“治未病”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一名在社区卫生管理岗位工作过多年的中医专业人员,以下谈谈笔者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几点看法。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就是要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一,在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推动中应慎用预防保健的概念,而应突出健康管理。预防保健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为预防和保健,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都设置有预防保健科,执业医师分类里有防保医师这一系列,其主要职责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疫情监测、计划生育、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控等,中医预防保健容易让业内理解为用中医手段开展以上工作,而这与中医“治未病”显然不是同一内涵。健康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这与中医“治未病”工作的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调养、传统疗法等内容相一致。同时,中医健康管理的概念比中医“治未病”更容易让普通民众理解,也更有利于国际交流与传播。

  第二,中医“治未病”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接“地气”,应打造二三级中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双重网底,日常开展妇儿保健、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等多项跟中医“治未病”能够直接对接的工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中医药项目的开展都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像北京、上海等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的居民健康自测小屋配备了中医体质辨识设备,这些都给“治未病”工作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中医“治未病”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并积极与现有的信息化系统相对接。无论是各医院的HIS系统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管理、健康档案系统都在逐渐完善过程中,“治未病”工作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也好,对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健康管理业务也罢,都需要信息化系统支撑。尤其是近年来社区卫生机构正在建立的信息化体系与平台,涉及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健康评估等系统开发,这些与中医的“治未病”内容一致,如何搭上“便车”来对接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四,应充分利用全科医学、健康管理等理论和理念来充实与发展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而拓展到中医药“治未病”人才的培养。全科医学、健康管理等理论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随着居民疾病谱的变化得到迅速发展,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都设置有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院或全科医学系,健康管理的产业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中医“治未病”理论近几年也得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但是中医院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治未病”仍然只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细节”,并没有拿出来发展与深化。如何结合现代居民疾病谱的变化来对慢性病人群、妇幼、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治未病”并未涉及。

  第五,“治未病”工作应与健康管理行业协同发展。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异常迅猛,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00家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其中有数家已经获得数千万美元巨额投资,而境内外资金预计有超过10亿美元会投入国内的健康管理行业。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6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健康管理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极具活力的健康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的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得到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上下游的关注,并逐渐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运营体系。面对这种形势,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技术应积极与健康管理行业的公司企业对接,利用市场来发展壮大“治未病”人员队伍与规模,进而反过来推动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中医“治未病”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好形势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来源:中国医药报,作者赵可星系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