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资讯 > 独家观点 >

丁泽民:上善若水立鼎业 仁者大医济苍生

2014-06-02|来源:国医在线|编辑:张小贝|阅读:

  ●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肛肠学会并任会长18年;

  ●他是我国第一个主办亚太地区结直肠医师联盟学会年会并任会议主席的中医学科带头人;

  ●他是现存继承中医家学时间最长的传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为健在的中医学专家树立铜像第一人,并被誉为“国医楷模”;

  ●他创建的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并长期引领全国肛肠事业发展。

  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丁泽民,这位95岁的老者用“上善若水”的“仁医精神”,向世人传递着中医的和谐神韵。作为江南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致力于中医肛肠事业的临床、科研、教学70余载,对我国中医肛肠学科的发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丁泽民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授予“南京市科技功臣”等光荣称号。

  立身医道承庭训 捐方报国立新说

  1919年,丁泽民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丁氏痔科”医业源远流长,源于清代康熙年间。在《丁氏训子孙》“大医须精诚”的明示下,祖辈七代以医为业,继承发扬祖业,医者仁心,济世助贫,三百余年来就医者众多。

  丁泽民幼承庭训,16岁起随父亲、著名中医丁辅庭行医,后又师从两淮官医朱霞林门下系统学习中医内科知识。他年轻时热爱中医,刻苦学习,继承发扬中医家业。他不安囿于祖辈身边,1943年毅然离家到扬州行医。1945年又辗转南京。1948年就读于南京国医专科学校(南京国医馆)。在国医馆,他系统学习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毕业后在南京地区开办诊所,医术享誉四方。

  南京作为曾经的民国首都,云集了一批名医大家,而这批名医大家也几乎代表了当时全国中医的最高水平。解放后,1956年,南京市政府集中了这批名老中医,成立了南京市中医院,丁泽民也赫然在列。医院建院伊始,丁泽民放弃了私人诊所的优厚待遇,将凝聚了数百年经验的祖传中医专科方剂、药物、器械无私捐献给国家,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痔科,这便是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的最早雏形。

  医院成立之初,条件异常艰苦,痔科只有10余张病床,四、五个医务人员,而肛肠病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人非常之多,丁泽民带领全科同志夜以继日,将科室当成自己的家,向医学和病人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当时许多专科用药都是自制,临床工作之余,他还要带领大家制作专科用药,有时得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就这样,肛肠科在他全身心的投入下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丁泽民70余年临床实践,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力主革新,汲诸家之长,创造性提出了“功能唯先”的现代中医肛肠疾病重要诊疗理念,指出辨证论治为专科诊治的根本,以及提出了“注重症状,强调功能”、“局部与整体,内外兼治”的肛肠疾病诊治法则。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研制改进我国的传统枯痔药物,将含砒的枯痔散改为无砒枯痔液,并改进了治疗方法,受到原卫生部的嘉奖。他在我国最早将二氧化碳激光新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的治疗。他针对四期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等系列肛肠疑难疾病,创新古代结扎、枯痔、挂线疗法,创立了分段齿形结扎疗法、定向分段挂线法、切开挂线缝合旷置术,其中分段齿形结扎疗法已成为全国各医院肛肠科的经典术式。针对世界性医学难题—克隆恩病肛瘘,创立了“温阳透热,健脾泄浊”法和“气药灌肠法”,研制了溃结灌肠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国推广。针对功能性便秘,组建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创立了“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法,提出针药并用的方法,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建立了长期国际合作项目,诊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丁泽民依据多年临床用药经验,研制了30余种专科制剂,如利尿合剂、清燥合剂、抗炎合剂;运用于肛肠病血证(实证):便血合剂;促进伤口愈合:珠黄散、生肌散;运用于肿瘤化疗后:升白合剂;以及常用肛肠疾病外用药:消肿洗剂、消炎膏、青黄散等,上述制剂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这些历久弥新的验方制剂,也成了南京市中医院的“镇院之宝”。其主持开展了卫生部及省科委二十余项重点课题,有13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的奖励,1995年被评为首届“南京市科技功臣”。

  创立学会展风采 夯实基业成泰斗

  1975年11月,华北大地依然“寒冷”,但一股“暖流”却悄然涌向偏僻的河北衡水。从天山脚下到渤海之滨;从北国边陲到天涯海角,全国有300多位从事痔科、肛肠的专家、学者、医生奔向衡水,参加在这里召开的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交流会。在当时的氛围下,能邀请专家学者参加全国性业务探讨会简直不可思议,这次学术会议,是由民间发起、组织。它的发起者、组织者就是丁泽民。

  在1975年初,北京广安门医院名中医史兆歧来信告诉丁泽民,他在河北衡水地区的农村巡回医疗,和当地领导结下了情谊。丁泽民立即闪过一个念头,能否就在衡水开一次肛肠学术研讨会?他立即请假自费前往衡水,和史兆歧商量,并实地考察。当时衡水地委、行署对此深为理解,并表示愿意提供会议场所。但由于衡水属贫困地区,他们只能象征性地补贴一点费用。其实,经费并没有让丁泽民、史兆歧感到为难,因为全国同仁闻讯,纷纷表示愿意自筹经费。让他们为难的是:以什么名义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在多方努力下,最终以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名义,组织召开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交流研讨会。一份份会议通知书,盖上了鲜红的印章,发往全国各地。

  北京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名医周济民来了;天津滨江医院西医肛肠外科鼻祖张庆荣来了;上海第四人民医院林之夏老中医来了;浙江医科大学肛肠科主任陆琦来了……当时国内几乎所有肛肠界中、西名医都赶来了。

  这是一场真正的盛会。在丁泽民等人的组织下,300多位到会的专家、医生被分成东北、华东等5个协作组,各组由各地骨干医院、专家牵头,有条不紊地在衡水开展学术交流、手术演示、确定攻关课题……通过这次学术交流盛会,全国这一领域的同行都被组织起来了,会议布置了各协作组对痔疮、肛瘘等方面疾病的攻关课题;会后,各协作组又根据大会的要求各自分片开展学术研讨会。

  1977年,又是在丁泽民组织下,全国肛肠界同仁再次聚集在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肛肠学术研讨会。

  1980年,第三届全国肛肠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时任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梨十分关心肛肠学会的成长,亲自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上,丁泽民与全国肛肠学科的中西医界同仁共同成立了原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一个分会——肛肠分会,丁泽民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被全国同仁代表一致推选为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从此以后,丁泽民团结带领全国肛肠学界的著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这三支力量,共同为中国肛肠病学事业的发展群策群力,形成了强大合力,造就了我国肛肠事业辉煌发展的30年。

  丁泽民在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任会长18年,后任终身名誉会长。他团结带领全国肛肠界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广技术创新和业务培训,肛肠界的学术活动空前活跃;他积极制定实施全国肛肠界中医继承、人才战略、队伍发展、素质建设、学术活动、质量提高等规划和措施,组织了全国15个省市10万余人的流行病学调查;他主持或参编的《中医肛肠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肛门直肠病学讲义》《丁氏痔科学》《丁氏肛肠病学》《丁泽民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等多部著作广泛运用于全国肛肠界,推动了现代肛肠事业的发展,成为业界公认的我国现代中医肛肠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

  2005年,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衡水市联合在衡水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纪念首届全国肛肠学术交流会在衡水召开30周年。大会向丁泽民发出盛情邀请,遗憾的是,丁泽民因年迈行动不便无法成行。为了表达对丁泽民的敬意之情,大会决定为他定制一套精致唐装,并颁发了特别贡献荣誉证书。当大会宣布这一决定时,400多位与会者全体起立,长时间报以热烈掌声,表示对丁泽民由衷地感谢和敬重。

  作为肛肠分会的发起者、组织者,丁泽民的贡献不言而喻。但他却谦和地表示:“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医人应当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