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彬/摄
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年轻”的张学文,如今也近80岁了,依旧笑容和蔼,一口慢悠悠的陕西话,谈起心爱的中医就停不下来。
张学文说,这些年每天伴随他的有两件事:看病,带学生。被评为国医大师后,他有了自己的学术工作室、研究所……门下各级各类弟子已逾百人。他的心愿很朴实:“我想能多给患者看病,多带些学生,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整理出来。担得起‘国医大师’这个称号,不辜负组织的关心、群众的信任。”
如今,张学文还保持每周至少四次半天门诊,还包括会诊、查房。“从十几岁开始单独出诊,一天不给病人摸摸脉,心里总觉得少点什么。”出诊、带教、讲学,对于老人来说,工作量并不小。“我这八十岁老汉当小伙儿用。”张学文笑称,“不过,看看患者、带带学生、讲讲课,感觉时间过得挺快,也不觉得累了。”
正如张学文所言:“看病也是乐趣”。他给患者诊病时,仍保持“细致”的原则,“望诊、闻诊、问诊、脉诊、舌诊、辨证……都得按规矩来,一样都不能少。”带教时,他把这些习惯也传授给了学生。
1977年,张学文带领学生用自创的“绿豆甘草解毒汤”,救治了一名误服农药的患者。从那以后,他潜心研究中医治疗急症的方法,积累下不少宝贵经验。中医治疗急症的发展,也一直是他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都说中医是‘慢郎中’,我不这么认为。中医在古时对于急症,在治疗、缓解症状、维持病情发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办法。在西医引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后,中医急症才越来越萎缩。这让人很痛心!”最近,他整理了自己治疗急症的经验、方药、心得体会等,打算集结出书。
“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药事业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我感觉,对基层的投入还略显不足。”张学文直言。五年来,在基层讲课、培训,也是他给自己列的任务之一。除了在本省进行基层临床指导和专题授课外,2013年1月,他还应邀通过全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面向全国基层医务工作者做“中风病防治与研究”讲座。
“现在让我自信自豪的有两点:每天都在看病、学习。另外,家里的中医氛围让我很满意。”受他影响,子女们大多从事中医药工作。现在,就连上小学的小孙子都表现出对中医药的兴趣。“有一天,孩子去山里玩,挖了几个植物回来,要考考我都是什么中药。我问:从哪儿学会认药材的?他说:自己看书学来的呗!”说到这,张学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下一篇:李慎明:中医药立法重在破“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