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五官科病症——慢性鼻窦炎(2)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艾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阳白、攒竹、鱼腰;2、四白、迎香。

    配穴:足三里、阳陵泉;头顶痛加百会、太冲,额痛加内庭、行间,枕痛加玉枕、后溪、昆仑、风池。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两组交替运用,用隔蒜灸法。配穴据症酌取,用常规针刺之法。灸法操作为:选独头大蒜2个,切成厚度为0.7厘米之蒜片,置于穴区,将艾绒搓成如花生豆大的锥形艾柱放在蒜片上,用线香点燃施灸,灸时不宜太热,以患者感舒适能耐受为度,并嘱患者闭上双眼。病属急性者每穴灸3~5壮,慢性者灸5~7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2例(包括上额窦炎76例,额窦炎18例,筛窦炎6例,蝶窦炎2例),痊愈61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耳屏前约3~3·5cm,即下关穴前1~1·5cm处。

    (二)治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以28号或30号2寸长毫针垂直进针5~5·5cm,即可剌到蝶腭神经节,如剌 中该神经节,病人局部即刻有放电、喷水或齿痛感并向周围放射。有此针感后,即可起针,不留针。每次一 侧,交替选用,症情重者亦可取两侧。每 4~7天1次,5次为一疗程。此法进针深,针区在颅底,血管神经丰富,故医者须熟悉解剖部位,针具要严密消毒。

    (三)疗效评价

    共治1594例,痊愈1005例,显效342例,有效112例,无效135例, 总有效率91.5%[8]。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文华。上额窦蓄脓症。现代针灸 1954;(1):31。
    [2]郭荫南。针灸治疗67例慢性鼻炎及慢性副鼻窦炎的初步报告。中医杂志 1959;(12):843。
    [3]潘但铨。针刺治疗慢性鼻炎、副鼻窦炎50例。贵州医药 1981;(3):20。
    [4]宿亨禄。深刺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窦炎10例。中国针灸 1984;4(5):16。
    [5]艾亨贻。电针治疗副鼻窦炎41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5;(2):10。
    [6]李玲玲。隔蒜灸治疗副鼻窦炎102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 1992;12(3):29。
    [7]董世德。耳穴压籽法治疗上额窦炎72例。广西中医药 1990;13(2):21。
    [8]孙庆珍。针剌治疗慢性鼻炎3658例。中国针灸   1997;17(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