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五官科病症——萎缩性鼻炎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以鼻粘膜萎缩、嗅觉消失,鼻腔内有结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鼻炎。其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咽干燥,鼻出血、嗅觉障碍和恶臭,并可伴头昏头痛。其病因迄今未十分清楚,目前现代西医学无特殊疗法。

    现代针灸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报道,始于50年代[1]。发现用温针有较好的结果。后来,不断有临床资料刊登。70年代,有人还试用穴位埋植肠线的方法治疗本病[2]。近年来,通过探寻萎缩性鼻炎的耳壳的敏感点,用耳针治疗,以及施行脉冲电穴位治疗等,均取得了某些成效。当然,截至目前,针灸疗法对本病的治疗还不能说完全成熟,有待于病例的进一步积累和认识的深化。但鉴于本病治疗困难,故特立本节予以介绍。
 
【治疗】
 
    温针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三阴交、迎香。

    配穴:禾髎、合谷、鼻通。

    鼻通穴位置:鼻唇沟上端尽处,鼻骨下凹陷中。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酌加配穴1~2个。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得气后,于针柄上置1寸长之艾条段,点燃,燃尽后再加二段。迎香穴,斜刺进针,透针至夹鼻通穴,作捻转加小幅度提插,使鼻腔内有明显之酸胀感。余穴,针至局部得气。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每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63例,2例为个案,余60例中,基本痊愈12例(20.0%),有效35例(58.3%),无效13例(21.7%),总有效率为78.3%。发现鼻塞、痂皮、头痛和鼻衄等症,改善较为明显[1,3~5]。
 
   
耳穴埋针

    (一)取穴

    主穴:内鼻、内分泌。

    (二)治法

    每次取1穴,细心寻找敏感点。然后用26~30号0.5~1寸长毫针,刺入敏感点,直达软骨膜,深约1~2分。刺入后,治顺时方向捻转几次,使针感明显,然后用胶布固定,带针5~7日(夏季2~3日),换针1次。每次双侧穴,2个主穴轮换。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22例,显效3例(13.6%),有效8例(36.4%),无效11例(包括9例中断)(50%),总有效为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