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为损伤深层血管和较重要的眼部动静脉所致。常在取针后数秒钟至半分钟内发生。出血侧眼睑迅速肿胀闭合,无法睁开。从第二日起,肿胀可逐渐消退。青紫色瘀斑据出血量多少,可波及整个眼睑,或全部眼周围区域,半月至二十余日始可全部消退,一般不影响眼区的功能和视觉。
【预防方法】
一、选用细针:在睛明、承泣、攒竹、球后、四白及鱼腰等穴位以及上睛明、上明等经外穴针刺时,最好用30号或32号毫针。
二、注意操作:针上述穴位时,宜先用指甲按切表皮,迅速点刺进针。如欲刺深,应缓慢送针。眼球周围组织较为疏松,进针比较容易,如觉针尖遇到阻力(即使是很小的阻力)或病人呼痛时,应略略退出,稍转换方向后,再行刺入。直到出现满意的得气感为止。如得气感不明显,也不可提插捻转,而宜停针待气。眼穴得气感为扩散至整个眼球的酸胀感。在留针期间,一般不运针,如因治疗需要,为加强针感,只可作轻微的捻转,但不能提插。
出针时,应缓慢退针。一般以分段退针为好,即退一段后略作停顿,再继续外退。出针后,先验看一下针孔有否出血,然后用消毒的干棉球按压半分钟。如针孔有血,更应该延长按压时间。经验表明,延长按压时间可减轻眼部出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