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
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方例】
流行性腮腺炎:耳尖(点刺出血)、关冲(点刺出血)、合谷、颊车、翳风;
发热加大椎、曲池腮腺部疼痛加外关,咽痛咳嗽加列缺、少商,恶心呕吐加内关,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加曲泉、三阴交、大敦。
麦粒肿:耳尖(点刺出血)、肝俞。
失眠:耳尖(点刺出血),根据兼症加耳穴压丸:阴虚火旺加神门;
心慌心跳加神门、心、十二指肠;肝气不和加胆、肝
皮质下;脾胃失调加脾、胃、十二指肠。
急性腰扭伤:耳尖(1%盐酸普鲁卡因2毫升穴位注射)。
【刺灸法】下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