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又称酒渣性痤疮、玫瑰痤疮、酒查皮鼻、酒糟鼻等。其确切病因不明,可能是在皮脂溢的基础上,由于机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者面部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血管长期扩张所致,临床上可分为三期:早期为红斑期,为红斑持久不退,毛细血管扩张;中期为丘疹期,可出现散在性红色丘疹、脓疱;至后期鼻赘期则以鼻部组织肥厚、鼻尖肥大、表面结节状隆起,增生如瘤状为主要特征。其病损以鼻尖和鼻翼两侧最为显著,尚好发于双面颊、前额及下颏部。常发于中年人,且以妇女多见,故亦为有损美容的病症之一。目前,西医学对此尚无特效疗法。
中医学早在二千余年前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劳汗当风,寒薄为查皮。”后世多有发挥,《外科大成》指出:“酒查皮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淤凝结而成”。阐明了本病的病因病机。
针灸治疗本病始于本世纪6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重新引起重视。多采用体针及刺血法治疗,也有用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耳针及拔罐等穴位刺激法,都有一定疗效。但针灸主要用于本病的早期(红斑期)和中期(丘疹期),对酒渣鼻的后期即鼻赘期,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