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关节疼痛称为痹症,早在《
黄帝内经》中就已有专门的篇章对痹病的病因、表现、
针灸等治疗进行详细的介绍,形成了对痹病的基础认识。到了东汉时期,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中明确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典症状称为“历节”,而唐宋时期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已经把“历节”这个病单独划分出来,历节,就是“遍历全身关节”的意思。当类风湿发作时,疼痛剧烈,累及全身关节,就像被老虎咬住一样,疼得难以忍受。
在明代以前,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再加外寒湿阻经络所致,直到清朝才有对“热痹”的红、肿、热症状进行详细论述,可以说,在清代中医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就已经非常完整了。
中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
砚山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毕兴华告诉我们,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根据症状,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行痹:以肢体关节痛无定处,走窜为特点;痛痹:以痛有定处而剧烈为特点,得热痛减,遇寒加重;着痹:关节疼痛重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热痹:关节痛处灼热红红肿,得凉则舒。
而临床病人多几种症状同时具备,而基于此,中医也有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1、风湿热痹型: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关节肿痛、局部灼热、皮色发红,或触之有热,或兼发热,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
2、毒热瘀痹型: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红肿,欣热剧痛,拒触拒按,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皮下红斑,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三水白虎丸(汤)。
3、寒热错杂型(寒痹、痛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或急性期向稳定期过渡。关节肿痛,局部皮色正常,但触之有热感,或自觉局部有热灼感,但全身畏寒畏风,受风寒则关节疼痛加重。舌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或弦缓。
治法:祛风散寒,清热通痹
4、风寒湿痹型(着痹):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或慢性活动期。症见关节肿痛,屈伸拘急,局部皮色正常或苍白,遇寒加重,得热减轻。舌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5、久痹型(肝肾亏损、痰瘀阻络):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期,稳定期,以及后期。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屈伸严重受限,时有自发痛或活动时疼痛。皮下结节,按之坚硬。面色无华或晦暗,腰膝酸软,肌肉瘦削,心悸气短,疲倦乏力。或面色潮红,时有低热。舌暗红,或舌淡体胖有齿印,瘀斑,苔白或腻,脉沉弦或沉细涩。
治法:补益肝肾,化瘀散结,搜风剔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 益蠲痹丸缓图
雷公藤疗效好 有生育需求者慎服
除了辨证论治外,中医对类风湿的治疗还讲究辨病论治,即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并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在类风湿的中医治疗上,最为突出的药物要数雷公藤。雷公藤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运用到类风湿上的,它在抑制免疫、消炎镇痛方面效果明显,且雷公藤多甙片(昆仙胶囊)也经济实惠,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是,雷公藤在古代也称为“断肠草”,其毒性大,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女性长期服用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最终可导致不孕,而男性则可能导致不育。医生建议,该药需要在医生的处方指导下服用,一般用于没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且因其对肝功能会有一定损害,服药期间应严格监视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