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养生首页 养生常识 名人养生 饮食养生 节气养生 太极养生 气功养生 养生误区 冬季养生 食疗与健康 养生微博数据库

这味中药可治失眠汗多!简直是个宝

养生之道|2018-08-06 11:15|来源:国医在线|中医养生|阅读:

  ▶本文为《杏林养生》专栏第3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中药五味子在临床上非常多用。对于男性遗精滑精、女性白带月经过多、气阴亏虚、失眠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使用。五味子都有哪些临床功效呢?一起来看看吧。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晒干,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用。

  性能: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应用

  1、久咳虚喘

  本品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治肺虚久咳,可与罂粟壳同用,如五味子丸(《卫生家宝》);治肺肾两虚喘咳,常与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都气丸(《医宗己任编》);本品长于敛肺止咳,配伍麻黄细辛干姜等,可用于寒饮咳喘证,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2、自汗,盗汗

  本品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者,可与麻黄根等同用。

  3、遗精,滑精

  本品甘温而涩,入肾,能补肾涩精止遗,为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药。治梦遗者,常与麦冬、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麦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4、久泻不止

  本品味酸涩性收敛,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汤送服,如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同用,如四神丸(《内科摘要》)。

  5、津伤口渴,消渴

  本品甘以益气,酸能生津,具有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多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芪等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6、心悸,失眠,多梦

  本品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治阴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常与麦冬、丹参生地酸枣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1~3g。

  使用注意: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2.《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3.《医林纂要》:“宁神,除烦渴,止吐衄,安梦寐”。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北五味子主含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糖及树脂等。种子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

  2.药理作用:本品对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影响,使之趋于平衡。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有镇咳和祛痰作用,能降低血压,能利胆,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有与人参相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能增加细胞免疫功能,使脑、肝、脾脏SOD活性明显增强,故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五味子、鱼腥草煎服,治疗重度哮喘50例效佳(《中医杂志》,1988,29,9:47)。以五味子制成蜜丸,内服(《天津医药》,1980,8,11:704);以五味子核仁用乙醇提取,浓缩干燥并制成片剂或胶囊,内服(《辽宁中级医刊》,1980,9:35)。

  以五味子粉,分别制成丸,内服(《广西中医药》,1985,8,6:11)分别治疗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GPT升高有良效,但停药后易形成反跳现象。

  故在GPT值恢复正常后,还需用药1~2周。取五味子、延胡索、黄芪,按1:2:1比例,制成片剂,内服,治冠心病34例,获良效(《山东中医杂志》,1986,5:32)。另外,有用本药治疗神经官能症、克山病等报道。

  心肾亏虚导致的失眠,五味子有很好的补肾宁心安眠的作用。对于身体虚弱伴有长期的咳嗽,五味子是首选,治疗久咳久泻有奇效。

【责任编辑:黄秋实】 本篇文章这味中药可治失眠汗多!简直是个宝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tcm166.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tcm/ys/mr/23851.html

资源共享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百度新闻源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