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杏林趣事》专栏第1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国语》如下记载:“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文子(赵武)曰,医及国家乎?(医和)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你看,将医学理念上升到把脉国运的层次上,医和的境界,可谓高端。
杏林大观园国药博览园“医和上医医国”泥人张彩塑
当然,我们不妨交待一下事件背景。晋平公生病,向秦国请求医疗互助,于是秦景公派医和前去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晋平公说:“您这病恐怕治不了的。知道为什么吗?您这病灶,既非鬼神作怪,也非饮食失调,而是源于亲近女色。可您戒得了吗?戒不了对吧。迷恋女色而丧志,辅佐您的良臣也将离开,老天爷将不再保佑晋国了”。晋平公心中郁闷——我可是寻人看病,又不是来喝心灵鸡汤听大道理的,便问到:“先生的话严重了吧?这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微微一笑,也不答话,起身告辞。
晋国大臣赵文子非常惊讶,奇怪这名医生看病还要议论国家大事,明明是给国君看病,却还能推断出大臣将死、国家将乱。于是质问医和说:“你凭什么这样说,难道你这当医生的还能医治国家不成?”医和回答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意思是说上等的医生能够医治国家,差一点的医生只会医治病人,这本来就是医生的职守。
赵文子又问国君还能活多久,医和回答说顶多不会超过十年。果然,这一年赵文子就死了,不久诸侯都背叛了晋国,十年后(公元前532年),晋平公也去世了。此后,晋国也逐渐衰落,直到最终被韩、赵、魏三家分晋。
你看,医和的预言,竟全准确兑现了。
“上医”一词,既可称颂贤明的宰相等,也可以用以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古代有时称医生为国手。
“上医医国”的理论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的一些人文志士也会自比“活国医”、“医国策”。宋代的文人就比较突出,黄庭坚写过“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的诗句;陆游在《小疾偶书》中也慨叹“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辛弃疾更有“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的理想。
(图片来源于:杏林大观园)
有没有被以上故事吸引到?小编告诉你,想了解更多中医药传统文化,可以到杏林大观园“国药博览园”进行参观了解!
杏林大观园在园区中心部位建造一座占地180亩的“国药博览园”,其中中医文化展览馆占地12亩,建筑面积3,600㎡。包括“歧黄之术馆”、“滇南本草馆”、“中华医史馆”、“中华药史馆”“少数民族医药馆”五个展馆和一条60平米的“历代中药经典处方长廊”。以绘画、雕塑、文物等多种仿真手法,由浅入深、有血有肉,系统重现了五千年中医理论、中医诊疗方法及中药加工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杏林大观园)
参观地址:石林县台湾农民创业园黑龙潭路一号杏林大观园
上一篇:医圣张仲景,“坐堂行医”救治病人
下一篇: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