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风干物燥,人们很容易感受风温或冬温之邪而导致感冒。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治疗风温或冬温初起之风热表证的常用方,迄今有近两百年历史。原书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本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适用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痰黄,口干口渴,鼻塞流涕,小便短赤等症,“辛凉平剂”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一首风温、温疫、冬温初期的中医良方。
【组成】连翘一两(18g) 银花一两(15g) 桔梗六钱(8g) 薄荷六钱(15g) 竹叶四钱(12g) 生甘草五钱(5g) 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2g)。
【用法】
上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
方中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多挟秽浊之气的特点,故重用为君药。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药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
【配伍特点】
1、 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
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
2、加减法: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者,是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肺气不利也,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挟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药理研究:
(1)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4)抗过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