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经典课程开放式平台 > 学习体会 >

《金匮要略》活血化淤方分析

2013-12-01 16:02 来源:和兴典 发布人:岐黄 浏览:

   《金匮要略》记载了二十余首精良绝妙的活血化瘀之方,所以有很多学者认为《金匮要略》的出现标志着活血化瘀法的基本形成。可以说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活血化瘀法,使其更加具体和完善,并形成系统化。《金匮要略》创立了淤血证名,规范了活血化瘀法的适应证候。

  张仲景虽未直接提出“活血化瘀”之名,但该法在《金匮要略》中多次应用。《金匮要略》不仅对淤血证的症状做了详细的描述,规范了名称,明确了活血化瘀法的适应症候,同时还针对临床常见的十几种不同兼证,列出了相应的活血化瘀方药,以便后世医家学习和临床应用。这些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但基本上涵盖了临床上的常见证型。而且由于其理法方药具备,对目前临床任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多数药方疗效显著,现今任然在临床广泛应用,还有一部分被开发为中成药,以方便患者使用。

  现今很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活血化瘀法的角度,对《金匮要略》中的应用一一探讨,归纳总结出了大量价值很高的经验。在通过对《金匮要略》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查询,及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和陈文教授相关论文学习后,作此文以为学习札记。

  活血化瘀法的适应证是淤血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由于淤血证的形成多种多样,其兼证情况也是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对症治疗,《金匮要略》一书吧活血化瘀法分散在书中多个篇章中介绍。在陈教授的论文中,将其真理并进行分类,共分13种,分别是:清利化瘀法;解毒祛瘀法;温养化瘀法;通阳化瘀法:攻下逐瘀法;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活血通经法;破瘀逐水法;祛瘀生新法;化瘀止血法;化瘀消法;化瘀褪黄法。每种治法都有气适应证侯及代表方剂

  1. 清利化瘀法。即清热利湿化瘀法,适用于热瘀湿阻证,代表方是赤小豆当归散,浦灰散,滑石白鱼散。《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篇》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中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凡热瘀湿阻,肉腐成脓着均可用此方。

  2. 解毒祛瘀法。适用于热毒互结,瘀毒交夹证,代表方是升麻鳖甲汤。《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咳脓血。…….. 升麻鳖甲汤主之。”此方针对疫毒入里,足阳明胃经热毒炽盛,波及营血,瘀毒交杂之证。当归鳖甲活血散瘀,兼有滋阴的作用。

  3. 温养化瘀法。适用于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证,代表方式温经汤。治疗由冲任虚寒,淤血阻滞而致崩漏不止,少腹里急,腹满。血得热则行,故方以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为主,辅助以祛瘀和营和润燥降逆补益中气的药物。本方对于年老T恤而至的崩漏,痛经,以及宫寒不孕,产后腹痛等病属于寒于着颇具疗效。

  4. 通阳化瘀法。适用于寒凝淤血证,代表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胸痹心痛气短病篇》第3条: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此为阳不振,饮邪上乘,气滞血瘀之胸痹证治。瓜蒌开胸涤痰,薤白疏滞散结,白酒辛杨。

  5. 攻下逐瘀法。适用于瘀热内结之肠痈,代表方是大黄牡丹皮汤。方以大黄,桃仁,丹皮清热而下淤血。瓜仁,芒硝排脓而去积。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

  6. 理气活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证,代表方是复旋花汤,枳实赤芍散。《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篇》第7条:“肝着,其人常欲其胸上,先未苦事,但欲热饮,复旋花汤主之。”肝脏气滞淤血着而不行之肝着病,用此方以降胸中之气。

  7. 益气活血法。适用于气虚瘀血证,代表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血痹病。此方有补气益血,温通血脉,散寒除痹之功。

  8. 活血通络法。此法适用于月经不调之瘀血证,代表方是涤荡汤。治疗瘀血结成实所致的经闭不行。方中水蛭虻虫攻其瘀。

  此外还有破瘀逐水法。用于水血互结之下焦蓄水证,代表方是大黄甘遂;祛瘀生新法。治瘀血内停致新血不生证;化瘀止血法,代表方是桂枝茯苓丸,胶艾汤;化瘀褪黄法等。

  张仲景在运用活血化瘀法是有以下特点:1.化瘀常先治气;2.化瘀不忘治水;3.化瘀以温为痛;

  《金匮要略》之瘀血之方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俊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张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