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经典名著 > 黄帝内经 >

痈疽——《黄帝内经·灵枢》第八十一篇(2)

2010-04-15 11:36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