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故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国医典故 > 中医典故 >

冬虫夏草的典故传说

2017-02-07 16:48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冬虫夏草是一味比较高档的滋补品,出产于我国西南的高寒地区,当地人称之为“牙什托根布”。

  我国的医学书籍对冬虫夏草有很多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清代医学家的药物著作《本草从新》。后来,医学家赵学敏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此也有所记录。人们当时这样描述它:“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间,不知其为虫也;冬交,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盖随气化转移,理有然者。”现代医学认为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的幼虫尸体。

  对于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说冬虫夏草“性温暖,补精益髄”。《本草从新》则是这样形容它:“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关于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文房肆考》中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桐乡乌镇有位叫孔裕堂的,医药不效,症在不起。适有亲戚自四川归来,携带冬虫夏草三斤,遂日和荤素作肴炖食;他的弟弟体质怯弱,虚汗大泄,虽值盛夏,处于密室围帐之中,犹畏风甚,病历三痊愈。”这个例子对冬虫夏草的功效做了形象的解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有止血化痰,补肾助阳等功效,对于治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虚喘、盗汗、病后体虚等病症有很好的效果。古代,人们还它当作菜肴,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对此,《儒林外史》和《柑园小识》中都有记载。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如此之高,可惜的是我国直到近代才对它重视起来。由于数量有限,所以它的价格也是一般药材所不能比的,不过,我国四川省对冬虫夏草的栽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所以今后它的大量繁殖很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