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故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国医典故 > 中医典故 >

曹植赋诗赞阿胶(2)

2017-02-07 16:36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渔姑听罢.高兴的说:“王爷有如此激情抱负,就不负众望了。天已不早,恐家人久等,小女告辞了。”曹植一再挽留,渔姑执意要走,只好恋恋不舍的让家人送渔姑上路。

  曹植病体很快康复。他不时品位着渔姑的勉励之情,胸中顿生创业大志。从此他振奋精神,施展才智,潜心政务,日理万机,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把一个贫瘠衰败的东阿县治理成了“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地”的富庶之乡。

  这天,曹植看到大业有成,忽然对渔姑萌发了思念之情。他把政务安排妥当,便带了一个随从人员,打马直奔鱼山而去。

  鱼山,远远望去似一甲鱼静卧。山上翠柏郁郁,云霞缭绕。山顶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掩映在云霞和翠柏之中,时隐时现,恍若仙境。山脚下,一条大河,水绕山转,滔滔之声,若雷霆万钧。曹植望着山景,不由得快马加鞭,来到山脚之下,迎面遇一老丈,曹植忙下马上前施礼道:“老丈,动问此处可曾有位名叫渔姑的姑娘?”

  老丈眯着眼睛,捻着胡须,沉吟了一阵,慢慢说道:“客官,这儿没有叫渔姑的姑娘,只是……只是这鱼山顶上有一座渔姑庙,庙内供奉着一尊渔姑娘娘。”

  曹植听了不由一怔,自言自语道:“渔姑庙?渔姑娘娘?这……”

  那老丈见曹植愣在一旁,接着说道:“客官,这渔姑娘娘可灵验了,您大概不晓得吧?”曹植道:“小王很少来此地走动,老丈何不讲讲这渔姑庙的来历?”古道热肠的老丈让曹植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讲述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仙姑路过这里。她看到鱼山云蒸霞蔚,风光秀丽,又有一条大河从山下流过,气势壮观,便流连忘返,在鱼山居住下来。这位仙姑你道是谁?她是玉皇大帝的义女,掌管着天下的水族,因此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呼她“渔姑”。自从渔姑来到这里,每年的桃花汛期,五湖四海的鱼儿便成群结队的顺着大河前来朝拜渔姑,鱼山也由此得名而远播。并且渔姑还善以神奇妙药阿胶为当地和周边的百姓治病,于是乡亲们又亲昵的叫她“渔姑娘娘”。后来不知何缘故,渔姑被召回天庭。乡亲们为了怀念她,便在鱼山顶上建起一座渔姑庙,为她塑了金身。自此,年年香火不断,岁岁游人不绝。

  曹植听到这里,心情一阵激动。他辞别了老丈,沿着崎岖的山路,朝山顶奔去。

  曹植来到山顶,举目观看,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果然有一座雕梁画栋、建筑别致的庙宇。庙门之上,悬挂有醒目的“渔姑庙”的匾额。进得山门,迎面大殿内立着一尊金碧辉煌的塑像。曹植仔细一望,顿时惊呆了。原来这尊塑像,同两年前为他治病的渔姑姑娘一模一样。她那笑吟吟的表情,好像在欢迎曹植的到来。

  曹植心迷顿开。他恨自己没能早来探望。他默默的肃立在渔姑娘娘塑像前,怀着感激和悔恨的心情,向渔姑娘娘作了一番祈祷。并为她重修了庙宇,彩绘了金身,还把向为秘不传人而专为皇亲贵族垄断使用的神奇妙药阿胶,发扬光大,成为天下苍生黎民的福音,以报答渔姑娘娘的救命之恩和勉励之情。为表达自己的敬慕和期望再能得到渔姑娘娘的教诲,他还在庙院附近的羊茂台上,搭盖了几间草房,政务之余,时常在这里读书吟诗,删治佛经。从此,庙院里的钟声和曹植的读书声融为一体。据说,时至今日,每当夜深人静之际,在东阿县鱼山羊茂台上,仍可听到那悠悠的钟声和那琅琅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