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故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国医典故 > 中医典故 >

郑板桥医亭二则

2017-01-22 16:20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李艳娅 浏览:

   1.郑板桥赠联除沉疴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坊任职期间,有一名手下官吏嗜烟如命,饮酒无度,年仅40岁,却已形若枯。虽四处求医,仍无效。只得向板桥告病卸职,板桥阅罢辞呈,对该吏说:“我有一方,可治汝病。”说罢展纸挥毫写下一方,然后装入信封,嘱之曰;“令汝三月后启封,照方用药保汝药到病除。不过,三个月之内须禁绝烟酒,否则无效。”该吏诺诺连声,叩谢而去。

  三月之后,该吏病体渐有起色,神志亦逐渐清醒起来,暗自惊诧,待启方一看,只见一副笔力劲道的对联。上联曰:“酉水为酒,若不撇出终是苦;”下联是:“因火生烟,人能回头便是人;”横眉是:“祸在烟酒。”该吏读罢,恍然大悟,遂将对联挂于正堂,从此再也不沾烟酒,身体日壮。没过多久,又回到板桥手下供职,甚是用心。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

  2.郑板桥回竹解肝郁

  相传,郑板桥喜爰画竹。除了竹的风骨能表现他孤傲自赏、清高不俗的精神追求外,还因为画竹曾治疗好过他的肝郁症呢!

  郑板桥原是个有大抱负的学士,他博闻多才,满腹经纶。但因时运不济,官场昏暗,抱负终不得施展。由于他性格孤傲,既不会逢迎讨好,也不愿随波逐流,所以生活很消苦,兼之心忧天下,于是患了肝气郁结之症,时感胸闷不适、胁肋隐痛、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看他一天天消瘦下去,家人请医生来诊治,可是他索性连医生也不愿见。

  一天,他见窗外疾风下的竹子仍然枝节坚韧、不屈不挠,不觉触动了创作灵感,遂取过纸笔砚墨平画下了一幅清雅坚劲的《风竹图》。画毕,挂在庭中,自赏自叹,久久玩味,喜爱不已。从此,他天天画竹,过了些日子,板桥渐渐觉得心宽松,胁肋隐痛慢慢消失,吃饭也有了胃口,气色竟转为红润而有光泽。

  恰巧好友张衡来访,见板桥竞全无病态,诧异地间:“君用何回春之灵丹妙药?”郑道;“唯画竹耳、也不知何故。”张略懂医道,沉思片刻,倾悟:“肝藏血,主疏泄,汝怀才不遇,忧国忧民,日久而忧郁伤肝,肝不疏泄则肝气郁结,方有胸闷、叹息和肝脾不和的症状……然汝时常画竹,一来稍神有所寄托和转移,感情上得以宣泄;二来观竹画竹时常感受竹子疏畅的神姿,心情不觉地随时之开朗了;三来运气做画也使肝气慢慢疏泄。这便是汝画竹解肝郁的道理之所在。”

  板桥闻言,深感有理。于是得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