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阴阳: 指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四气中的热,温(袪寒、助阳)属于阳;寒凉(清热、泻火、养阴)属于阴。五味(实际是六味)中的辛(散)、甘(缓)、淡(...
气味: 包括药气和药味而言。药物气味的错综不同,产生的作用便不同。每味药都有气和味,须综合运用。同是寒性药,味不同作用就不同,如黄连苦寒,能清热燥湿;浮萍辛寒,...
晕针: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
远道刺: 九刺法的一种。指身体上部有病时,取下肢部的阳经的俞穴进行治疗(《灵枢.官针篇》)。...
圆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
圆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
渊刺: 即关刺的别名(据《灵枢.官针篇》)或合谷刺的别名(据《甲乙经》卷五)参见该条。...
迎随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
阴刺: 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厥。刺法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灵枢.官针篇》)。...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当身体一侧(左或右侧)有病痛时,针灸另一侧(右或左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又可分为缪刺法和巨刺法二种。各详本条。...
摇针: 针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将针刺人体内后,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摇动针体的方法。...
烘、焙: 都是用微火对药物加热使它干燥的方法。烘是把药物(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焙,是把药物放在净瓦上或锅内焙燥,但不使烧焦。...
合剂: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草药经水煎,浓缩成一定容量,或中草药的提取物以水为溶剂配制而成的液体制剂。必要时可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供内服(合剂不应有发霉、发酵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