鑱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的头部膨大而末端锐利。用于浅刺,治疗热...
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膀胱,络肾,并与脑相连。在体表,由眼部向上越过头顶,向后、向下,经过项部、背部两侧、臀部、下肢后面,止于...
足太阴脾经 :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由中部转向前部)、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
足少阳胆经 :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胆、络肝。在体表,由眼部经侧头部、耳部、颊部、后头部、肩部、侧胸腹部、下肢外侧,止于第四趾端。本经有病时,...
足少阴肾经 :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由足小趾,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
足阳明胃经 :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胃、络碑。在体表,由鼻部经过侧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下肢外侧的前面,止于第二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
荥穴 : 五腧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流)为荥。」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
[血不]血 : 即凝固呈紫黑色的败血。...
七方: 从方剂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称为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注: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
五穀 : 五穀的解释较多。《素问脏气法时论》王冰注认为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黄黍即黄米,小豆有多种)。...
修事: 语出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即炮制。清张仲岩着有《修事指南》。...
山岚痺气 : 又称痺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于自然疫源的性质,通常指的多是疟疾。...
十剂 : 从方剂的功用分类,有十剂的名称。即: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十剂之说,近人从《千金要方》考证,认为系唐陈藏器《本草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