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国医移动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从傣医理论谈国医大师张震的养生之道

2018-03-28|来源:国医在线|编辑:黄秋实|阅读:

  本文为《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专栏第1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云南省首位国医大师张震老先生全身心致力于中医临床研究工作,其探索和继承古今前辈诸家学说,重视辨证论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了系列的学术见解和新理论,以《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至平和”为主导思想,开创云岭“张氏疏调学派”。 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震是我国中医证候学的先驱,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和《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的创始人,他如此高龄仍思维敏捷、条理清楚,在交谈、报告中英文信手拈来的使用,不仅让人大呼过瘾,足见其功底深厚,也让人对张老养生之道赞叹不已。

  张老认为:中医学理论是先贤们在中华文化背景下,融入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与人文知识 ,通过漫长的医疗实践,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经过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心悟”历程,寻出相应的规律,形成系列的概念,构成相应的理论体系。疏调学派的创立可见一斑,张老认为调理情志是疏调气机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能保持心情的柔和舒畅,使身心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是养生之道。由此可见,疏条气机的养生思想赋予了张老健康的身心、精彩的人生。张老倡导统一与平衡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的生命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受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影响;其次,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张老认为正常情况下人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平衡被打破则易患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即是。

  张老除了对中医经典及诸家学说有较多研究,造诣深厚外,对傣医理论也做了深入的比较学研究。在傣族医学中,“四塔”、“五蕴”学说是傣族医学、药学的基础理论,是傣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傣医中的“四塔”源于佛经的“四塔”,是指风、火、水、土这四塔,它们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要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四种物质生机。“四塔”既是形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又是使人生病的主要因素。“四塔”不调人体就会受到有害健康的因素干扰、侵害,使肌体受损。 “五蕴”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人体里的“五蕴”,就像照射大地的阳光一样,照射着人体的各个部位;又像蜘蛛网那样,交织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之间,使人体各个组织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五蕴”随生命的形成而形成,随生命的成长而成长。古傣医用《佛经》的“五蕴”来解释人体组织与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各种病症。人的出生、成长、衰老以及各种疾病都与“五蕴”有关。这与中医学的气血梳调理论具有相似性。

  张老在《中医实践领悟与研究心得》傣医理论的比较研究中有“……‘五蕴’、‘四塔’和小虫(Nuan)等共同构成,每种组织各有所司,互相配合,共同参与生命活动。”他认为,与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根本因素有四,称为“四元素”即“四塔”(Tadudanshi),亦即四种最基本的物质要素。计有“风”(傣语Lon,Talon;巴利语Wayou,Wayouta),“火”(傣语称Huai,Tahuai;巴利语Diezhuota, Diezhuotahui),“水”(傣Nan, Tanan;巴Apao,Apaota),“土”(傣Lin,Talin;巴Potanwen, Potawenta)。整个自然界包括人体在内均由此四种元素构成,当风火水土四者维持平衡与和谐是则风调雨顺,气候正常,万物生长发育成熟而欣欣向荣,人体健康。反之,则气候反常,万物生长发育受影响,人畜生病乃至死亡。

  上古先民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防治疾病,为的也是以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张老作为疏调学派创始人,他认为“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人要养生必须养好自身的气,注重身体阴阳平衡,阴平阳秘。这也充分表明传统医药学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此与傣医理论的四塔五蕴理论中对人体的健康论述多有相似之处。可见,傣族医药学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