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走近国医大师张震》 >
▶本文为《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专栏第1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国医大师张震是我国研究中医证候学的先驱,是疏调气机学派的创始人。请教张老的前一天他刚搭乘飞机从上海龙华医院参加完张震国医大师工作室成立及讲学回来。作为一名九旬老人,与同龄老者不一样,我们感受到的是谈吐健硕、思维敏捷、待人亲切诚恳的张老先生。
作为疏调气机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出疏调气机的核心在于疏展肝气,调整、恢复肝正常的疏泄功能,以保持人体气机的条畅运行,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协调与平衡,促使其恢复生理常态。 “疏调气机法”的理论与实践是国医大师张震重要之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之一。同时,他也用疏条气机的思想将养生之道融会贯通于自己的人生之中。他提出通过养“气”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的困扰。
气乃生命之源,而气机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系统性、联系性、条理性、综合性的生理功能。这种“生生之气”对生命具有激活、驱动、营养、生殖、调护、抗病等多种作用。它在人体的运行是周流不息的,正如《灵枢·脉度》篇云:“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概言之:如环无端。一旦有郁,就会引起气机紊乱,气机紊乱就会导致阳气失温,阴血失濡,五脏六腑的机能就会失去常态,疾病就此而丛生。
张老指出,当前是信息知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处于各种矛盾之中,不少人忽略了自我心理调节,郁郁寡欢,满脑忧虑,这样就不同程度地导致气机紊乱。对于气机紊乱证,张震常讲:“欲求临床疗效之提高,勿忘对病体气机之疏调。”疏调,即疏通气机,使其条达。疏调法,“对于体内气机紊乱诸证,具有矫枉纠偏,逆转病机变化,以使之回归生理常态”的作用。中医在调节气机紊乱方面,优势明显。传统上治法是郁滞者疏而畅之,结者疏而散之,上逆者疏而降之,下陷者疏而举之,杂乱者疏而理之,夹瘀者疏而化之。最终如《内经》所言:“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张老认为,五脏之中,肝脏有特殊功能。肝木居五行之首位,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恰似一年之春,是“生生之气”之始,它对气机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升发、舒展、调达、促进等,古人比类肝为“五脏之特使”。张震将这种“特使”的功能概括为:舒畅情志、疏调月经、疏调三焦、疏秘胆汁,疏调男女性功能等。肝气又有疏调脾胃之的作用,依次可以保持水谷精华之运行;而先天之精气也要由肝气之疏调,以便保证精气之满与泄。可见疏调肝气对先后天精气之转输是非常重要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肝与自然界的春气相应,春季是养肝的最佳季节,中医认为“肝属木,木曰曲直”,肝的作用为疏泄和调达周身气机和津液,养生尤重养肝。
张老的养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恬淡虚无、淡泊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张震认为人非草木,难免有七情六欲,要做到恬淡虚无,实非易事。日常生活中常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会引起“七情过极”而损害健康。如何对待外界刺激,则是调摄情感、保证健康的重要问题。张震告诉人们“祸兮福之所倚”,困难中要看到光明,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皆度百岁”。反之,精神上若长期受不良刺激,则内脏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以致早衰减寿。故要想保持健康,做到恬淡虚无,防止过度的喜怒哀乐。张老认为是否国医大师并不重要,关键是明白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目前张老除了坚持上门诊,带教学生外,还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
2、畅情志、调饮食。肝在志为怒,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激动亢奋,郁怒不解则致肝气郁结,心情抑郁。《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 “血有余则怒。”怒由肝气、肝血所生,故后世医家大多以疏肝解郁、平肝降逆法治怒。张老认为保持心情的柔和舒畅,忌过于激动亢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身心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这对肝脏的健康是极为有利的养生之道。
中医理论有五味对应保养五脏的观点,不同的味道对应的脏器是不一样的,甘味入脾,酸味入肝,辛味入肺,咸味入肾,苦味入心。因而保养的脏器也是不一样的。张老主张,在选择饮食的基础上结合五味与脏器的对应关系,五味归属于五脏,都是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各有所归。五脏与筋、气、血、骨、肉五体有直按联系,五味随之归属五体。《灵枢九针论》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脏又与鼻、舌、目、口、耳五官有直按联系,五味也随之归属五官。《灵枢营气》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由于五脏与形体各部位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所以,五味也与人体的各个部位相对应地存在亲和关系。因此,所有入口的食物,以其辛、酸、甘、苦、咸的五味,分别养护五脏,并分别循行于经脉养护相应的形体部位,使人健康 。因此张老在日常饮食上更趋向于结合食物的性味归经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
3、勤锻炼、慎起居。中医认为凡是筋骨组织皆为肝所主,肝血有濡养肌肉、筋骨、关节的作用,久坐不动,易使关节、筋骨失其灵活,久坐也易使人的心情抑郁亦或暴躁,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令心情愉悦,使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对机体和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所以,张震强调一定要做好劳与逸的结合,以动为纲。生命在于运动,除了工作学习之外,必须根据体质情况,注意体育锻炼。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有营养双目、保证视力,濡养关节、肌肉、筋骨的作用,长期的劳累、用眼过度,易使肝血不足,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中医认为酒乃湿热之物,易伤肝胆,长期大量饮酒易引起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大量饮酒易患酒精肝,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肝硬化等病证。而熬夜、酗酒等不良习惯,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使体内的毒素大量地累积,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因此张老认为要培养良好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从而保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和肝血的充足,达到气机舒畅。
4、顺应自然,调摄三气。《黄帝内经》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长,故自然界必然会对机体产生影响。天、地、人构成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之气和调则津液化生,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亦随之而旺盛。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主要依靠气的升降出入完成,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气的升降出入功能是否正常。肝藏血,是指肝脏有调节全身血量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则五脏六腑得以濡养,正常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才能达到健康延寿的目的。张震提出养生三气的观点,认为养生当重顺应自然,注重天人合一,调养天气、地气、人气,三气调和,则“肝主疏泄,肝藏血”的功能得以保障,从而使“生生之气”调达舒畅。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今后,我们要向张老学习,将他的养生理念贯穿在生活、学习、工作中, 努力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的境界,从而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