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走近国医大师张震》 >
▶本文为《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专栏第14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一、中医流派中医学派之异同
流派一般皆以宗师之姓氏、发源地域、宗教场所以及派别特色等因素命名,且多用于戏剧、武术、曲艺、绘画、文学等技艺方面各具一定特色或风格的不同派别或团体的称呼,当然也适用于中医界。
学派则主要是指在同一学科领域内由于所持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或观点、研究方法以及操作技术等有所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派别或团体。
中医流派与中医学派是两个相近的概念,它们的共同点是中医学术方面各具一定特色或风格的派别,不同点在于流派原义如水的支流,是师承不同而形成在诊疗技术等方面有相应特色的群体和派别,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中医学派主要指因学术思想及研究方法等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一般说来,一个中医流派的形成应具备二项条件:一是有一个有威望的中医药学领头人或宗师,二是有一批跟随宗师的弟子,形成一定的社会医学影响。而一个中医学派的形成除上述条件外,还要有能够全面反映该派学术思想和观点的系统著作,以保持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
二、云岭中医疏调学派
云岭疏调学派是活跃在云南的一支中医学派,该派继承《内经》、《金匮》关于“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诊治疾病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和认真实践检验云岭疏调学派创始人张震研究员撰写了《疏调人体气机原理与疏调治疗法》等学派学术著作公开出版,系统阐明了学派的学术思想,论述了疏调人体气机临床运用方法技术。积极参加国家中医继续教育,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大量的学术继承人,服务患者,日常应诊,门庭若市,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与欢迎,在云南获得了良好的医学社会影响。
1、云岭疏调学派创始人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
张震,男,昆明人,中共党员,已年临九旬,是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创始人,中西医结合资深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导师。学历:外语、专科,西医、6年制大学本科;中医、卫生部主办3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从事中医临床诊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已60年。
1959年受国家卫生部颁发之学习祖国医学成绩优异奖及发扬祖国医药遗产银质奖章,毕业论文《中医临床思想方法之初步探讨》曾发表于《中医杂志》1959年第9期首页,受到国内中医界的赞许、重视和好评。1983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范,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云南省名中医,2017年获评国医大师。他是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现研究院)首任所长、《云南中医药杂志》的创始人与主编。曾先后受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科评审员,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2011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导师,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专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医学著作10部(其中亲自撰写专著6部,主编并撰写总论和部分内容者4部)。主持省级重点研究课题3项,指导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3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
2、云岭疏调学派的学术成就与主要贡献
云岭疏调学派学风严谨,关注现代中医药研究进展信息,善于继承古今前辈诸家学说之精华并有所发扬和创新,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中医学核心理论的研究方面,张老率领弟子们深入系统地探索了《素问·灵枢》中与“气”有关的全部论述,厘清了气的源流,梳理了人体诸气的生理运行机制与病机变化规律,各种气病的临床表现与治则,最终给“人体气机”这一根本概念下了一个比较贴切而完整的定义。在中医治疗学方面,阐明了中医疏调人体气机的原理,倡导疏调气机为中医药内治大法之一,丰富发展了中医治疗学的和法内容。强调“欲求临床疗效的提高,无忘对患者气机之疏调”的宗旨,提出在维护肝的正常疏泄功能的同时辅以健脾补肾,以保持人体气机的条畅运行,使体内气血阴阳协调与平衡,以利于病体生理常态之恢复,而非单纯疏肝解郁。这种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之“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既可促进肝之疏泄条达功能,又能顾护先后天之本的肾脾气机,再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其他必要之治法,选用针对性药物组成方剂灵活施治。
临床上大家应用张震研究员精心拟定的“疏调气机汤”为基础化裁治疗多种病证常取得良好疗效,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子宫颈炎,经前紧张综合征,痛经,儿童异动症,梅核结气,黄褐斑,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慢性胆囊炎等相关的慢性功能性疾病,效果令人满意,治疗作用明显。在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三年间,治疗796例相关疾病,治疗结果属于临床治愈315例,好转341例,未愈139例,总有效率82.4%,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之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总体情况安全有效。
在中医诊断学方面,张震研究员是我国研究证候学的先驱和著名学者,对证候的层次结构等原理提出过创新性的见解与理论,揭示了中医证候的层次结构,提出并定义了核心证候、基础证候和具体证候新慨念,探索阐述了中医疑似证候之间的鉴别诊断规律与方法;在分析归纳证的自然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辨证分类法,深入研究各种证候的内在联系和疑似病证之间的鉴别规律,从而提出了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和新理论,并身体力行,用于临床诊疗实践60年,验证了其理论的可行性,对于临床辨证的具体运用确能执简驭繁,事半功倍,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中医学派流派继承发展创新祖国医学事业的意义
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看,中医学流派学派是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源泉之一,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医学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古代的医学派别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中医历代医学流派和学派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与取长补短,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补充与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了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促进了历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开展与加强对我国中医学术派别的研究,进一步阐明有影响力各派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不仅仅是为了科学地评价他们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地位,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推进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促进当代中医药学术的繁荣与提高。
总结不同中医学派与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成就及规律,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医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医学术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有利于新兴中医学派与流派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