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养生有道 >

夏天无病三分虚

2016-08-22 16:24 来源:云南中医 发布人:虞静 浏览:

   ▶本文为《养生有道》专栏第31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进入夏天,不少人有这样的体验,容易疲劳,懒懒的没力气,食欲不好,头晕胸闷,多汗烦热,口苦欲饮,胃肠不适,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怠惰嗜卧,大便不调,形体消瘦等,俗称“苦夏”,中医叫“疰夏”。

  无病三分虚”是怎么回事?

  1、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尤其在炎热多雨的三伏天,暑湿之邪往往乘虚而入,侵犯人体的脏腑经络,或壅滞三焦或困阻中焦等。“脾喜燥恶湿”,湿气太盛,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气亏虚,平时肠胃不好的人,或贪凉喜冷、或情绪抑郁、挑灯夜战之人,更容易出现苦夏的症状。

  2、其次,夏季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多。中医认为,暑为阳邪,易伤精耗气,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进而引起气阴两虚之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干口渴,少气懒言,潮热盗汗,耳鸣健忘,形体消瘦,烦躁失眠等症状,到了秋凉,就会自然缓解或消失。

  顺口溜教你平安过炎夏

  食疗来帮忙,运动是良方

  午睡不可少,精神莫紧张

  切忌过贪凉,睡前一盆汤

  遮阳避暑安,成药不可忘

  1、食疗来帮忙

  出现苦夏症状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淡渗利湿、芳香醒脾、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薏仁、莲藕、苦瓜、豆腐、百合绿豆山药白扁豆、莲子、冬瓜、生姜乌梅、西瓜、皮蛋、鸭蛋等。

  2、运动是良方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胃肠蠕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增强机体对暑湿之邪的抵抗能力,充沛精力。苦夏患者可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轻松舒适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步行、羽毛球、网球、游泳、瑜伽等。

  3、 精神莫紧张

  一般来讲,争强好胜、办事急躁的人更容易苦夏。《黄帝内经》认为:“夏三月……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意思是告诫人们,夏季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可过怒,因为怒可伤肝,肝木会克伐脾土,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加重苦夏之症,所谓“心静自然凉”。

  4、午睡不可少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中医很重视子午觉,中午小睡,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夏季昼长夜短,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打个盹,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增强抵御暑湿之邪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5、切忌过贪凉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脾阳。脾性喜燥而恶湿,过食生冷,过吹风扇,空调过低,久卧风口等,极易损害脾胃之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的发生。

  6、睡前一盆汤

  “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泡足是古人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足是三阴之始,三阳之终。睡前热水洗脚,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

  7、遮阳避暑安

  中医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苦夏重在预防,因此,居室及工作环境要保持通风,尽可能不要到户外过多的活动。如果一定要外出,切记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戴太阳镜、穿棉质宽松的衣裤,以防暑湿伤人。

  8、成药不可忘

  苦夏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藿香正气胶囊、香砂平胃散、健脾消食丸、保济丸、保和丸、六一散、十滴水、去暑丸、六和定中丸、生脉饮等中成药。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麻烦点一下最下面的小手,给个赞吧!再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到。小编们感谢您的传播分享!

  作者简介

  秦竹:教授,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首届“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高校“秦竹名师工作室”,云南省高校首届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负责人、云南省优秀教师,云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云南省本科一类精品课程负责人,云南省先进教育科研工作者,云南省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

  现任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中医药文化宣教中心首席教授,国家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养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农工民主党云南中医学院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中医药学评议专家。

  主编出版《舌尖上的中医》、《实用偏方治百病》、《美容方剂学》、《中医方药临床臻萃》、《中医方剂识记宝典》、《调理气血与养生》、《给您的太太吃什么》、《中西医结合医学心理学》等中医专著1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