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三季 >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51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人常感觉“累了,困了”,但如果这种症状在合理调节下未见好转,反而持续不断并逐渐加重时,建议您注意看看中医的“痿证”是怎么一回事。中医讲的痿证是以肢体痿弱,不能随意运动,甚至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临床表现
痿证以筋脉弛缓,肢体肌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但因证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有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者;有缓慢发病者;也有时轻时重,周期性发作者;有疲劳后发病者,有睡卧后发作者。有以女性多见,有以男性为主者。一般以下肢发病多见,也有见于上肢、肩背者,轻者难于张口、睁目,甚者可致瘫痪在床。有以肢体近端肌肉弱于远端者,或以肢体远端肌肉弱于近端者。初则仅为肌肉软弱无力,久则肌肉萎缩不用。
病因病机
痿证的致病原因较为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证发生。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患者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损伤肺脏,使其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成四肢肌肉筋脉失养,痿弱不用。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患者外感湿热之邪,或久居湿地,冒受雨露,感受寒湿之邪郁遏化热,或饮食不节,生冷肥甘太过,损伤脾胃,脾不能运化水湿而内生湿热,若湿热未及清除,濡滞肌肉,浸淫经脉,气血不运,肌肉筋脉失养而发为痿病。
3.脾胃受损,精血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赖以温煦滋养。若素体虚弱,久病成虚,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胃既不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而精血不足,也不能转输精微,五脏失其润养,筋脉失其滋煦,故发为痿病。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患者素体肝肾亏虚;或因房色太过,乘醉人房,精损难复;或因劳役太过而致肝肾亏损;或五志失调,火起于内,耗灼精血,均可致肝肾亏损。肝血不足,肾精亏虚,肝不主筋,肾不主骨,髓枯筋痿,肌肉也随之不用,发为痿病。另外,也有因实致虚者,如湿热留滞不化,下注于肝肾,久则亦能损伤,导致筋骨失养而发病。
诊查要点
1.患者以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肌肉萎缩、瘫痪为主症。
2.缓慢起病,或急性发作者。
3.具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或有反复发作史者。
4.西医学神经系统检查肌力降低,肌萎缩,或肌电图、肌活检与酶学检查,符合神经、肌肉系统相关疾病诊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