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

心病,从“心”而论

2016-07-14 16:42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刘伟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00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心居胸中,心包围护其外,是五脏六腑的统帅,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一般外邪入侵都会由心包来承受,如果心脏发生病变与不适,一般是由于内伤所引起。心病有轻重缓急,由于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能够引起重视。最常见的由心脏引起的不适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失眠,健忘,心源性水肿等。

  心气能够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通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还能够生血,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化生为水谷精微,在心阳的作用下,化为赤色的血液,心气调控和推动血管的收缩的舒张。我们通常认为意识活动都是来源于大脑,心藏神,心不仅能够在生理上发挥统领作用,心还能够统领我们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的盛衰都能从面部和舌表现出来,心在液为汗,所以汗出过多就会耗散心气,心阳。心主夏,一般心脏有疾患的人,在夏季容易缓解。

  心病常见症状

  1、心悸、怔忡

  心悸,发作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患者一般会用“心跳”来形容。其实就是心慌、心中悸动的症状,是心脏之气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辨证当分虚实。虚证由气血阴阳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致心神失宁。实证多因痰火、水饮、血瘀等邪导致心神不安。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

  2、真心痛

  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西医学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此证由气血瘀滞,心脉痹阻不通所致。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但以实证为主。临床应辨清寒邪、痰浊、瘀滞、阳虚的不同。

  3、水肿

  水肿的原因大概分为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和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心阳不振,不能推动水液运行。而致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气不化水,水液内停而为饮,或泛溢于肢体形成水肿,其肿以下肢为甚,并可延及腹部,甚至全身皆肿,面唇紫绀,颈脉动,胸闷心慌,短气不足以息。

  4、失眠、健忘

  失眠和健忘是长久困扰很多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的问题,两症常相兼见,一般来说失眠由很多原因引起,一,情绪波动、生气、换环境、心里压力大等;原因二,疾病。神经、心脏、颈椎、大脑、胃病等。中医来说多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痰热上扰,导致阳不能人于阴。也就是阴阳不和。

  预防调护

  1、合理饮食,以素食为主。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2、戒烟限酒,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

  3、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

  4、心态平和,忌大喜大怒。中医学认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出现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

  5、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6、改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7、及时就医,坚持服药。心脏有病不能等到发作时才去医院,平时就要坚持服药。只有常服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