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

胃的问题,用吃来解决

2016-05-11 17:17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王鹏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5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胃气虚证是指由于胃气不足,导致胃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失司所表现的胃脘隐隐作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证候。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胃气所致。在临床上,很少单独出现胃气虚,一般合并脾气虚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

辨证施治

  1、脾胃气虚引起的胃痛

  证候:胃脘隐痛,纳食不多,食后腹胀,嗳气,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治则:健脾益气。方药:香砂六君子丸加减。

  2、脾胃气虚引起的痞满(腹部饱胀感)

  证候:脘腹痞塞胀满,时缓时急,伴见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弱。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六君子丸加减。

  3、脾胃气虚引起的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泄泻,反复发作,略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可增多,大便稀溏兼见不化水谷(未消化食物残渣),饮食减少,脘腹胀满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治法:健脾益胃。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食补

  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能补益我们的脾胃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部分,脾胃不好的人可常常使用。

  马铃薯(洋芋、土豆)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有毒,忌食。

  红薯(甘薯、地瓜、番薯)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山药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鸡肉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粳米(大米、硬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墨鱼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黑米鸡肉粥

  黑米100克,鸡肉500克。先将鸡肉切块用沸水焯一下,然后将黑米与鸡块(去骨)共同入砂锅,加水炖煮,待鸡肉与黑米烂熟后,加香油及食盐等调味食之。此方能补虚益气,养血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