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二季 >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31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20岁的小李在同学聚会吃了很多香燥的食物,晚上又冲了凉水澡,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发高热,烦躁,咽痛,咳嗽,咯黄痰,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到中医医院就诊时医生看舌红苔黄,诊脉数有力,说这是气分热盛,要清气分热。那什么是气分证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这热气腾腾的气分证呢?
气分证的概念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实,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根据邪热侵犯肺、胃、胸膈、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见症。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所致;亦有初感则温热邪气直入气分而成者。气分证是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审证要点。根据兼见症状之特点,再进一步判断何脏何腑受病。气分证具有病变范围较广,兼症繁杂的特点。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不及营分、血分的一切证候,均属于气分证。
临床表现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热壅于肺,兼见咳喘,胸痛,咯痰黄稠;热扰胸膈,兼见心烦懊憹,坐卧不安;热结肠道,兼见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热郁胆腑,兼见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脉弦数等。
对证调护及转归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入脏腑,属于热证,实证,里证,所以在治疗上要采用清气分实热的方法,再根据兼症特点,进一步判断病变所在脏腑,例如常用的白虎汤、清胃饮、泻白散、麻杏石甘汤等汤剂。饮食上注意忌食辛香燥热之品,宜清淡,同时可服用鱼腥草、菊花、金银花、薄荷、西瓜翠衣等清气分热的食物。气分证多为温病中期或极期阶段,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衰,如治疗及时或得当,可驱邪病愈,否则,正不敌邪,温邪可由气分进一步深入营血分,病情加重,此外,还可出现气分的病邪渐衰而人体津气耗伤的正虚邪少病候,需经一段时间调理,正气得复而逐渐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