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旅途的苦恼之腹痛泄泻

2016-01-26 10:57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梁志庆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7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小宋喜欢到处旅游,最喜欢的就是品尝当地的美食,不过,每每旅游归来或者在旅行途中,总是腹痛泄泻,弄的他连观赏美景、品尝美食的心情都没有。大便呈水样,每日5~6次,腹泻前总是感觉肠鸣辘辘,伴形寒肢冷,脘腹痞闷,纳呆,口淡不渴,四肢困重,舌体胖,苔白腻,脉沉细。遂找了个中医进行治疗,中医辨证为寒湿困脾证,以苓桂术甘汤6副后症状就有所缓解了。其实很多人的旅途中都会出现这种类型的症状,那么,到底什么是寒湿困脾证呢?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出现的脾胃功能失常表现出来的证候。中医又称之为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阳寒湿证。寒湿困脾证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害中焦;又或者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湿浊内生,困阻中焦阳气所致。那么寒湿困脾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临床表现

  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或痛,便溏;口腻纳呆,甚则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尽黄,其色泽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细。

  辨证特点

  寒湿困脾证以脾胃受纳运化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征象并见为辨证要点。寒湿内盛,中阳受阻,脾失健运则脘腹痞满闷或胀痛,湿注大肠则便溏,胃失和降则口腻纳呆,甚则泛恶欲吐;脾土式困肝木受侮(即中医所说的木壅土郁),肝胆失于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身目尽黄,发为黄疸。寒湿为阴邪,故其色泽晦暗;阴邪不耗伤津液则口淡不渴;清阳失于舒展则头身困重,水湿潴留肌肤则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体胖,苔白腻均为寒湿的征象。

  寒湿困脾证在临床上容易与前面所介绍的脾虚证相混淆。脾虚证为脾气虚弱,食后腕腹胀闷,空腹消失,而寒湿困脾证为持续性痞胀,饮水后更加。脾虚者舌苔一般薄白或稍带腻苔,而寒湿困脾者都是舌苔白腻,苔腻的程度与湿邪的强弱是呈正相关的,湿邪重则苔厚腻。所以寒湿困脾证为里实证,脾虚证为里虚证。

作者简介

  梁志庆:云南中医学院2013级民族医药专业研究生,方向为民族医学基础理论与文献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