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7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小红是院排球队的队员,大半年前正值经期(第3天)参加了一场院级的排球比赛,之后突然月经量增多,且持续了大半个月才停止。此后每次来月经的量都特别大,时间也延长了,经色淡红,并伴有神疲,倦怠无力,食少便溏,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这样的证型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脾不统血证。下面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下脾不统血证的概念是什么。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从而导致出血的证候。本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气虚统血失权所致。
临床表现
脾不统血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辨证要点
脾不统血证主要是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证共见为辨证特点。脾不统血证是气不摄血的一种表现,气不摄血证的出血表现更加的广泛,为全身性出血。
上文提到小红的月经量多,就是脾不统血证的表现。小红因为在月经期间参加排球比赛,过劳伤脾,脾虚统摄无力,冲任不固,则月经量多,时间长;脾失健运,则食少便溏;中气不足,则神疲,倦怠乏力;出血量多,肌肤失去濡养,则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均为虚象。小红后面找了个中医进行治疗,以归脾汤治疗两个月后上诉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脾不统血证与肝不藏血证在临床上常常被人所混淆,脾不统血证往往伴有气虚、阳虚等症状;而肝不藏血证的出血,多见月经过多或崩漏,或有齿衄、鼻衄、呕血等伴有烦躁易怒,少腹、胸胁胀痛,精神抑郁,头痛、眩晕、眼花、失眠,肢体麻木痉挛等症状。并且在临床上两证互相影响,容易出现反复、不定位,或多处出血,伴肝脾不调者,就表示已经形成了肝脾两虚,血失统藏的复合证,这类的出血一般不容易被治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