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015-12-18 11:0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代叶丽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5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上期我们介绍了何为表里辨证,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表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说的是就是寒热这两个症候,它们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之一。一般来说,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症候;热证则是感受热邪或机体活动亢盛的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下。

  寒证

  寒证就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食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这些证候虽然都不相同,但是都表现为寒冷之象,因此总称为寒证。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等一派阴寒的症状。

  热证

  热证就是感受热邪,或阳盛,或阴虚,人途功能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多以外感火热之邪,或阴寒化热入里;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热;或因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事劳累,劫夺阴精,阴虚阳亢导致。各种原因引起的热证虽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是都表现出来炎热的征象。因此统称热证。热证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一派阳盛的症状。

  寒热辨证不能孤立地根据个别症状做出判断,而应该通过四诊合参对疾病的整个过程所反映的症状和体征做出概括。具体的说,热证是指有一组热象的证候,寒证是指有一组寒象的证候。而且,热证与寒证在一个机体上可以同时存在,在疾病过程中,寒证与热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必须仔细辨识,慎防误诊误治。

  寒和热的鉴别,主要是从口渴与不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苔、脉象等几个方面来辨识。一般来说,恶寒喜热为有寒,恶热喜寒为有热;口渴为有热,反之则为有寒;面赤为有热。面白为有寒;手足烦热多为热象,手足厥冷多为寒象;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热;脉滑数为热,脉沉池为寒等等。从上面的寒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寒证多是属于阴盛,一般与阳虚并见;热证属于阳盛,常常伴有津液干燥的情况。

作者简介

  梁志庆:云南中医学院2013级民族医药专业研究生,方向为民族医学基础理论与文献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