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小心翼翼”来望色——望色的注意事项

2015-10-13 16:5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代叶丽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0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一、以常衡变,综合评判

  色诊目前尚无统一的客观标准可作判断依据,因此望色时须把病人的面色(或肤色等)与其所处人群的常色作比较来加以判断。如病人属某一局部色泽改变,还可与其自身对应部位的正常肤色进行比较。当病人因原来肤色较深不易发现其他病色,或因病情复杂、面色与病性不符时,则须观察病人体表其他部位组织(如舌体)的色泽,并结合其他诊法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误诊。

  二、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临床望色,应将五色主病、望色十法、五色善恶、面部分候脏腑等各种望色方法相参运用。

  望色应以病人的整体面色(或肤色)为主,并以面色的荣润含蓄或晦暗枯槁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主要依据。《内经》中面部分部色诊的理论、前人根据五行学说提出的五色生克顺逆的理论,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但实际应用时不可机械刻板,必须四诊合参,灵活运用。

  三、排除干扰,辨别假象

  面部色泽除可因疾病而发生异常改变外,还可因气候(详见“客色”)、光线、昼夜、情绪、饮食等非疾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望色诊病时还要注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以免造成误诊。

  (1)光线:有色光线可使面色发生相应的色调改变而失其本来面色,故望色诊病时应在自然光线(日光)下进行,如无自然光线也应在无色灯光下进行。

  (2)昼夜:白昼卫气浮于表,则面色光辉外映;黑夜卫气沉于里,则面色隐约内含。

  (3)情绪:喜则神气外扬而面赤,怒则肝气横逆而面青,忧则气并于中而色沉,思则气结于脾而面黄,悲则气消于内而泽减,恐则精神荡惮而面白。

  (4)饮食:酒后脉络扩张,则面红目赤;饱食胃气充盈,则面益荣润光泽;过饥胃气消减,则面色泽减而少气。

  (5)化妆:妆后肤色红润,难以看出病色。

作者简介

  王鹏:硕士,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苏藩国家级名医工作室秘书。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体质学分会委员,中医眼耳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眼底血证、黄斑病变、干眼症、视疲劳等眼科疾病。中医膳食养生调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