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2、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纳运相协,升降相因,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将其转化为水谷精气。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不但能充养肾中的元气,化生宗气,而且在人体相关内脏的作用下,水谷精气还可以化生为卫气和营气,并生成血液。因此,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水谷之气的生化无源,必会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3、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肾所藏的先天之精转化为先天之气(元气),不仅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激发和推动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包括肺的呼吸、脾的运化等,进而促进人体之气的生成。所以说肾为全身之气生成的基础,是生气之根。综上所述,肾的生理功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肺和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诸多脏腑功能协调配合,以促进气的生成。因此,若肾、脾胃和肺等的脏腑生理功能出现异常,或彼此协调配合失常,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出现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脉虚无力等气虚的病理表现。
作者简介
王鹏:硕士,副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苏藩国家级名医工作室秘书。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体质学分会委员,中医眼耳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眼底血证、黄斑病变、干眼症、视疲劳等眼科疾病。中医膳食养生调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