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跟我学中医》第一季 >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015-06-26 11:2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体,即形体,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一方面是因为解剖组织结构上,心与脉直接相连,息息相通,心与脉均中虚外实,与离卦 之象相合;一方面是生理功能上,心主血脉。所以中医可以脉象来测心之状态:如心气虚则脉弱,心火亢盛则脉数,心血瘀阻则脉涩等。又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则五脏六腑的病变,在心之体——脉上均有所反应,这也是中医寸口脉诊可候一身的缘由。

  其华在面,是指心脏气血盛衰,神之状态,均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色指血色,全身血气皆由心所主之血脉而上注于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心的气血盛衰可显现于面部色之变化。泽指润泽、光泽,这是神气状态的反映,所以中医望诊中望神、望色都包括有面部色泽的内容。面色红润有光泽即表示人体心气旺盛,气血充盈;若面色淡白无华,则表示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若面色红赤,则表示心火亢盛,故《素问·五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在窍为舌

  窍,又称苗窍,心开窍为舌,又有“舌为心之苗”之称。苗,又有“苗头”、“征兆”之意,故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变化可从舌的形态色泽变化反映出来。故,通过望舌,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及藏神功能,进而通过心的状态(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了解其他脏腑的情况。

  心开窍为舌,依据如下:

  ①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舌色可以灵敏的反应心的气血状态。

  ②心与舌体通过经脉联系,《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③舌感受的味觉功能是通过心之气血而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④舌与言语、声音有关,传心之令,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功能均赖心神统领。

  故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藏神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志有关。喜之色为红,喜乐之人眉开眼笑,喜事红火热闹,均属火象,故属心在志为喜。“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乐愉悦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凡事过犹不及,狂喜暴乐,可使心气弛缓而涣散而至神不守舍,语无伦次,范进中举之事即是明证。另外,心主神明,不仅喜伤心,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在液为汗

  汗液,是体内津液经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从皮肤汗孔排除的液体。心在液为汗,依据有三:

  ①汗为津液所生化,而津液与血液同出一源,故有“汗血同源”的说法,心主血脉,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以滋润皮肤,又可以排除代谢后的废液,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血,可致心慌心悸之症。

  ②《素问·阴阳别论》所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为阳脏、火脏,汗之生成有赖心之阳气蒸腾,所以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因人体阳气蒸腾而汗出,汗多可耗散心气及心阳,大汗可至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证。

  ③心藏神,汗液的生成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在情绪紧张、激动、惊恐时均可见汗出,《素问·经脉别论》云:“惊而精夺,汗出于心”即指人在紧张或受惊时出汗。

  在四时与夏气相通应

  心为阳中之太阳,为火脏,夏季在四时之中为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同气相求,故心与夏气相通应,一般人在夏天常有烦躁之感,此暑热之气通于心,故而心阳虚衰的患者,得夏阳气相助,至夏季病情常可得到缓解;阴虚或阳盛之体,在夏季每每加重,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

作者简介

  寸鹏飞:硕士,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主讲《中医外科学》、《中医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