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234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雷丸是一味中药,中医认为它具有驱虫的功效,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雷丸驱虫的传说和典故,充满神奇色彩。
雷丸,别名竹苓、雷实、来丸,它性寒,味微苦,无毒。具有追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痔漏下血等症。
传在古代洛州,有一个叫杨面的人患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只要他一说话,腹内就有回答的声音。
一天,杨面外出,遇到一个叫陈汉罗的道士。二人相谈之时,杨面腹内应话如流,应声之大远远超过陈道士的声音。陈道士听后十分惊奇,便问道:“你患此病已有多长时间?”那杨面答道:“已有数年之久,初得此病时,应声甚微,近年应声愈来愈大,不知道有何方法治它一下?”陈道士问:“此病乃是应声虫啊!即肠内寄生虫所聚之病,如果长久不治,还会传染给妻子儿女等人。其治法最好捧读《神农本草经》,读一声应声虫即回应,若读到这应声虫不应之时,取该药服下,连用几日即可痊愈。”
杨面听了道士传授的治虫方法,虽然半信半疑,但回到家后还是立即借取《神农本草经》一部,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当读至下卷下品雷丸写下的“雷丸,味苦寒,生川谷。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膏摩小儿百病”之时,那应声虫顿时失声。连续读了数十遍,仍不见腹中应声。杨面便从药店购取雷丸约120克,压成细粉,分成6等份,早晚用冷开水冲服,三天服完。果然,服完此药后,便打下几尺长的绦虫3条,蛔虫数条,钩虫数十条。自此,杨面言读话语,腹内再无应声了。
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干燥菌核。常常寄生于老竹根下、棕榈树边,呈球形或块状的菌核,表面褐色、紫褐色至暗黑色,稍平滑或有细皱纹;干燥后坚实,敲开后有粉白或淡灰黄色的粉末。据现代药学研究,雷丸内含溶蛋白酶,是驱除绦虫、蛔虫、蛲虫、钩虫病的有效成分。一些儿童的怪癖,如情绪不宁、毛发稀疏、消化不良、腹泻、消瘦、面黄无力、腹痛、磨牙、汗出、肛门发痒,甚至无故抽搐等等,都是患肠寄生虫的症状,只要确诊有寄生虫,都可以用雷丸来治疗。
【性味】微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
【应用】
1、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
雷丸驱虫面广,对多种肠道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尤以驱杀绦虫为佳。治疗绦虫病,可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数病例虫体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出;与槟榔、牵牛子、木香、苦楝皮等同用,可治疗钩虫病,蛔虫病,如追虫丸;与大黄、牵牛子共用,可用治蛲虫病;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可用治脑囊虫病。
2、小儿疳积
雷丸具杀虫消积之功,主入阳明经以开滞消疳。常配伍使君子、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为末,乳食前温米饮调下,如雷丸散;亦可以雷丸配伍使君子、苍术,另以鸡蛋入药蒸食。
【用法用量】入丸、散,15~21g。一次5~7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