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7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秋、冬二季花初开时采摘,以色黄无梗、完整、花未全开者为佳,晒干,生用。它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本草纲目》言其“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本草汇言》言其能“破血疏肝,解疔散毒”。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平肝泻火
【临床应用】
1.痈疽疔疖,咽喉肿痛
野菊花辛散苦降,其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力胜,为治外科疔痈之良药。用治热毒蕴结,疔疖丹毒,痈疽疮疡,咽喉肿痛,均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2.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野菊花味苦入肝,清泻肝火;味辛性寒,兼散风热,常与金银花、密蒙花、夏枯草等同用,治疗风火上攻之目赤肿痛;若与决明子同用,可用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
此外,内服并煎汤外洗也用治湿疹、湿疮、风疹痒痛等。
现代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
【鉴别用药】
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用法用量】
煎服的剂量为10~15g。也可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