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云南省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委会、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中医”微信平台《跟我识中药》专栏正式开通上线了!
今后,我们将通过科学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并穿插中医药案例,就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中药知识、中药饮片辨识、药食同源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向广大公众进行详细全面的介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同疾病作斗争,在采集野果、种子和植物根茎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逐渐认识哪些植物可以治病,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进入氏族公社以后,狩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来源,人们又认识了一些动物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药物研究的早期文献,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到了明清时期,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不断丰富,产生了《本草纲目》这样的药学专著,使中药学达到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中药学,就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中药的配伍、剂量、煎煮要求和方法及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应用方法等的一门学科。
但是,中药理念在许多普通人乃至部分业内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首先,中药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
今天,我们在“云南中医”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设了“跟我识中药”专栏,旨在为广大公众打开一个认识和学习中医药知识最便捷最贴近的窗口,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习中医药,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队伍,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认识和认同,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中医药走近广大百姓身边,真正惠及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活。
传承和发展好中医药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终有一日中医药将成为驱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车轮。而此刻,就请身边的您一起来“跟我识中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