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70)——银翘解毒片的转型升级

2017-08-08 16:4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康莲 浏览:

  1968年,19岁的张元昆和同事姚国华等人,被昆明市药材公司所属的药材加工厂派到昆明制药厂学习片剂生产技术。那时加工厂还没有片剂生产线。“学提取、浓缩、制粒、压片、包衣这类技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元昆回忆说,“学得认真,每个细节的问题和方法都不放过。不懂就请教师傅。时刻跟在师傅后面学。” 学了半年,回到厂里,厂里才开始试制片剂。“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就是那时试制出来的。”通过几年的准备,1972年该厂的片剂生产线正式运行。

  追本溯源,银翘解毒片最初是从散剂发展而来的。它经过散剂、再到丸剂、再到片剂不断的转型升级,从而成为现在的薄薄的、圆圆的样子。它的转变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典型样本。

  银翘解毒片源自银翘散。银翘散是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用来治风温、温热病的常用药。那时银翘散的散剂,实际上是“煮散”剂。就是先做成散剂,再煎煮,去渣取液的一种汤剂。这种汤剂从宋代流传下来,为医师所常用。

  从银翘散变为银翘解毒丸是何时而起,难以考证。丸剂的较近制法在1963年《中国药典》里可见。该书收载了银翘解毒丸,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它依然制成丸剂。那时,大多数药厂以生产银翘解毒丸为主。

  在此之前,一些地区已经试制该药的片剂。比如1953年北京试制出银翘解毒片、香莲片等一批片剂中成药。此后,各地相继试制出银翘解毒片和其它中成药的片剂。

  有了银翘解毒片的生产经验,1974年《云南省药品标准》把银翘解毒丸和银翘解毒片两个剂型同时收载。这个《标准》既保留传统剂型——丸剂,也吸收了现代剂型——片剂,是符合当时的生产实际的。

  丸剂改为片剂,药的适应人群更广了。如今,全国各地都有药厂生产银翘解毒片。全国药厂总共有211个银翘解毒片生产批文。云南省有昆中药、腾冲制药等10多个药厂生产银翘解毒片。

  银翘解毒片的功能与主治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这是使用说明书的话,指明了药的适应症。

  银翘解毒片是风热感冒的常用药。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夏秋季节更易发生。外因风热邪毒侵犯口鼻或肌肤,进入肺部,引起身体内部出现风热感冒症状。症状表现,除说明书所述外,还常伴有鼻涕黄粘、痰黏或带黄涎、有汗、微恶风、舌尖舌边红、舌苔薄白微黄。用药前,应与风寒感冒(鼻流清涕、骨节酸疼等症)相区别。

  现代研究表明,银翘解毒片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麻疹初起以及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腮腺炎等属温病初起,邪郁在肺的疾病。

  药工是制药技艺传承的主体。退休之前,张元昆把宝贵的制药技艺传给徒弟们。薪火相传,银翘解毒片的制造技术在药工手中不断改善。加之,先进设备,如MVR浓缩器、真空干燥箱、高速压片机、自动包装机等制药设备的运用,片剂技术更加稳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进入新世纪,随着中药智能制造的日益深入,银翘解毒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必将更上一层楼。

  剂型升级换代了,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本质没变。这正是:

  银翘解毒温病辩,薄荷荆芥豆豉见;牛梗草叶芦根参,辛凉解表第一官。

  资助项目: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升科技社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第1期)”

  实施主体: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项目组组长:葛元靖 副组长:钟祥刚、张小贝

  审核:谢民秀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余思源

  作者:谢荣保/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