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是指一种或多种药材粉碎后混合而成的粉状制剂。含服是含在嘴中让药物慢慢溶化的一种用药方法。药工把“痰咳净散”制成含服的散剂,让天然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或支气管等部位,药力强,奏效快,是救危疗疾的一剂良药。
古代医学家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意思是散剂适合对付危急的疾病。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往往来势汹汹,危及生命。医生先要把这些势头压下去,不让它蔓延。而丸剂、片剂或胶囊剂等剂型奏效较慢。这时,含服散剂就来得直接而快速,不必经过肠胃吸收后,再作用于咽喉等部位。痰咳净散是快速排痰止咳的代表性药方。
据《中成药研究》(1981年第2期)杂志介绍:“痰咳净散”的处方,来源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的“龙角散”,到现在有八百多年的历史。1980年,结合国内药材资源,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对原方做了改良。改良后的“痰咳净散”由冰片、桔梗、远志、苦杏仁、五倍子、甘草、咖啡因七味药组成。其功能和主治为“通窍顺气,止咳,化痰。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因其祛痰迅速而闻名。
“痰咳净散”的冰片是这首药的主药。冰片,在中药学里有专门的规定,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也称“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纳香(大艾)叶的升华物加工劈削而成,称“艾片”。现多用松节油、樟脑等经化学方法合成,称“机制冰片”或“合成龙脑”。因为它白莹如冰,故称冰片。又由于它形状如龙脑并且贵重,所以叫“龙脑”或“龙脑香”。
从前,冰片多从印度等国进来。西域记说:西方“抹罗短吒”在印度的南边,有一种名“羯布罗香”的树,树干如松枝,但叶、花和果都不同于松叶。潮湿的时候,它无香味;干时剖开,中间有香味,状如云母,色如冰雪,这就是龙脑香。宋代以后,国内也发现冰片。宋史记载,宋朝熙宁九年,英州这个地方,有一天,突然遇到震雷,整个山上的梓树(龙脑香植物)完全枯死,枯树中流出了龙脑。据说,现在还留有遗香呢。
冰片的显著特点是馨香四溢,有“通诸窍,散郁火”的作用。能通利九窍,发散内火。其气厚,不像麝香那样刺冲。药势走而不守,能生肌止痛。所以,一般作为开窍醒神之品。冰片性偏寒凉,为开凉之物,用于治热病神昏、痰热内闭、暑热猝厥、小儿惊风等热闭。它与桔梗、远志配伍,祛除痰嗽;再用苦杏仁、五倍子和咖啡因收敛止咳,一散一降,共奏通窍顺气、镇咳祛痰之功。
“痰咳净散”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其症状是外邪侵袭,肺失宣肃引起咳嗽,痰多而稀,色白或微黄,咽部不适或疼痛,胸闷,伴气促,喘息,舌淡苔白或黄,脉滑。也适用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其症状为痰浊阻肺,肺失宣肃所致的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甚则张口抬肩,呕吐痰涎,胸脘憋闷,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独立小袋包装的“痰咳净散”一次一小袋,定量服用更便捷。服用时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本品不宜冲服。糖尿病及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建议患者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上世纪九十年代,云南制药企业开始生产痰咳净散。1998年“痰咳净散”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目前全国有十多家企业生产,云南仅昆中药生产。
近年来,发现“痰咳净散”还有其它疗效。如有的用“痰咳净散”为介质,推拿小儿胸背穴位,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有的治疗外阴瘙痒;有的治疗流感病毒等。还出现了粉雾剂、滴丸等新的剂型。(作者: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钱进)
(本文原载于2014年4月15日《云南日报》第12版:云财富·健康食尚栏目)
本栏目策划:林钟展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