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27)——口疮“灭火剂”阮氏上清丸

2015-12-15 19:5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李瑞萍 浏览:

  阮氏上清丸的独特在于儿茶。儿茶有一个悠久的传说。很久以前,西南密林丛中的一个寺庙里,一个主持做完佛事后正要离开佛堂,迎面来了一个背着娃娃的傣族阿妈。“救救孩子,救救孩子!”阿妈上前拦住了主持。主持把她接到屋内,只见小孩眼睛紧闭,鼻子吹着粗气,嘴巴上的疮糊着血丝。主持见状,转身把自己的碗茶端来,给小孩喝下。渐渐地,小孩睁开了眼睛。又给小孩喝了几天,小孩气息正常,口疮也愈合了。阿妈感激这位救命主持,常带着孩子来庙里供奉斋饭。小孩长大后成了这座庙的佛爷。后来,寨子里的人传说着这位佛爷的故事,因为是他孩儿时喝的茶,故称“孩儿茶”。

  “孩儿茶”,简称“儿茶”。在分类学上,属豆科植物。说豆科,是说它的果实像豌豆荚,扁而薄。就枝干而言,其实它更像树一样高大。一般矮者一人多高,高者达一二层楼房那么高。最突出的特点是细叶排列得整齐,宛如两对梳子或皂角,因此有的地方叫“鸭皂角树”、“合欢”。思茅称“黑儿树”,曲靖叫“野孩儿蜡树”。作药材常用其枝叶和干茎的皮。我国最早使用儿茶是在云南省景洪一带。据《普洱府志》记载,早在2300年前,有人从缅甸引入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栽培。后来,在勐腊、景谷、孟连等地逐渐栽培和使用。

  儿茶含儿茶鞣酸、儿茶精、表儿茶精、脂肪油、树胶和蜡等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敛疮止血的作用。阮氏上清丸就利用了儿茶的这一特性。

  清朝末期光绪、宣统年间(1875-1909年)昆明出产的阮氏上清丸,由大东门内阮姓创制,当时称“上清丸”,清喉头,治脖子疼,远近闻名。据《云南省志·医药志》记载:清代,阮氏上清丸就行销省外。四川等地都来批货。“特别深受在扬子江畔拉纤的纤夫们喜爱,他们每天出门时,用个小瓶装上数粒,在他们拉纤呼号口干舌燥时便嚼含一两粒,嗓子煞是舒服。”解放前,昆明的老药店曾用精美木盒子包装,销往香港及东南亚等市场,名盛一时。

  阮氏上清丸既利用了地道药材,又吸取了古代名方。它是在清代《痧症全书》中的“珠黄消疳散”及清·徐灵胎《兰台轨范》之“清音丸”等古方的基础上加减而得,用云南民族药材儿茶、马槟榔乌梅等药材,配伍硼砂、冰片等传统中药而制成,为中医药与民族药相结合的典型成药,被誉为“口疮灭火剂”。

  目前,阮氏上清丸被列为柜台药(OTC)。按照国家标准,阮氏上清丸的功能主治是“清热降火,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津液不足,口干舌燥。”

  咽喉肿痛多因风热搏结于外,火毒炽盛于内所致。胃火等火邪上炎,或外感燥邪,从口鼻入里,故咽肺部首先受累,初起口干舌燥,继而咽喉肿痛,发热头痛。热渴有汗,为燥邪之祟自口鼻而入并化火所致。“牙疳”是病名,症状是牙龈红肿,溃烂疼痛,甚至流血、化脓等,常伴有口臭。中医认为,此为风热喉痹之病机。在治疗时,一要清热泻火,二要生津益气、解毒利咽,以凉润之法解之。阮氏上清丸即为清热生津药。

  与同类清热药相比,阮氏上清丸源自古方,组方简明,功效专一。方中重用儿茶,取其清热收敛之功,再配以硼砂、冰片等,含在口里有清凉之感,在口干舌燥或咽喉发炎时尤为明显。此外,马槟榔仁和乌梅均能增效。马槟榔仁作用奇特,含在口里,先微苦,后回甜;而乌梅生津止渴。全方吞服或含服,实为治疗胃火上炎所致口疮之要药。在炎热的夏季,这种药与南方的气候极相宜,现在,它已出口到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作者:白丽红/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

(本文原载于2014年1月7日《云南日报》第12版:云财富·健康食尚栏目)

本栏目策划:林钟展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