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 >

云药故事·昆中药篇(13)——雀子衔来“生三七丸”

2015-10-22 09:5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李瑞萍 浏览: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往往充满着偶然性。三七的栽种,就是一次奇妙的偶然事件。

  300多年前,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滇东南开化府来了一位地方官,奉命到此“教化滇中”,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位郎中。不久,地方官被调往别的地方任职去了,郎中却继续留了下来,住在附近山腰的汉族村寨里。郎中把脉看病,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有一次,郎中正在门前晒谷,一个雀子衔着一串红果落在树枝上,他担心小鸟吃谷,连忙拿起竹竿去赶。小鸟飞走,那串鲜红的果子跌落在晒场上。郎中好奇,拿去问隔壁的彝族大爹,大爹告诉他:“我们叫它沙此,用来医疮”,郎中把红色的果子埋在了菜园边。不料,第二年春天,竟长出了幼苗,从此,“沙此”逐渐多了起来。

  “沙此”就是“山漆”,即现在的“三七”。1985年文山县在编纂县志时,搜集到这一逸事。雀子衔来了种子,汉族与彝族“把三七从野生变为家种”。从此,人工栽培三七的历史开始了。

  300多年后,现在文山三七的种植规模和技术发展都已翻天覆地,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使用它的偶然性事件却从未停止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萧光汉在昆明开设了“开化三七庄”,昆明地区才广泛使用这种药物。1930年,文山人萧光汉,在北京农业学院读书期间,患了严重的脑膜炎。住院治疗后,却留下了严重的偏头痛。每次发作,都得服进口止痛片。 1935年春节,他回家过年,旧病复发,没吃上进口药,痛苦万分。幸得父亲手制“生三七粉”,让他服用,没成想头痛症从缓解到消除,渐渐好了,于是,他对“三七”的兴趣日渐浓厚。留乡期间,他向本地人请教三七的炮制和服用方法,掌握了一些相关知识。1936年,偏头痛没再发,这就更引起他对“三七”的重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就职的昆明农校奉命往外县疏散,他则留在昆明做起了“三七”生意。1938年萧光汉在昆明福照街28号开设了“开化三七庄”,经营“生三七粉”和“熟三七粉”,逐渐成为顾客信得过的药店。解放后,1956年,开化三七庄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加入公私合营昆明市药材加工厂。

  经过一次一次的偶然,人们一次一次地靠近三七的必然。如今,云南人懂得三七“生撵熟补”的道理。三七的使用也从药粉变成更多剂型,如丸剂、片剂、针剂、胶囊剂。其中,脱胎于生三七粉的“生三七丸”则独具特色,它是以生三七细粉为原料,配以天然蜂蜜,经泛制而成的水蜜丸,既保留了药物的天然性,又携带、服用更方便,在民间已经数代人使用。

  生三七丸的功能主治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一般用于跌打瘀血、外伤出血、通经行瘀、胸腹刺痛,吐血、衄血等血症。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生三七丸不仅具有化瘀、止血和止痛的功效,且有降脂、降压等作用。目前,生三七丸已成为云南的特产,仅昆明中药厂生产。该药为非处方药,购买使用较方便。

  生三七丸的丸粒如同雀子衔来的三七红籽一般大小,服用非常方便。当你手握一袋生三七丸时,是否想到了那飞走的雀鸟?是否还想到那个郎中?是否会想到隐藏在这偶然背后的诸多必然呢?(作者:张兴元/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本文原载于2013年7月30日《云南日报》第12版:云财富·健康食尚栏目)

本栏目策划:林钟展 主编:杨祝庆 编辑:王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