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精品国药》专栏第5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有这么一道名方妙剂,妇孺老幼皆知,在家出行必备,殊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它就被宋朝军医用来治疗士兵因水土不服而出现的胸闷、头晕、腹泻、中暑等症状。好奇了吧?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一款流传千古、应用广泛、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健康小卫士”——藿香正气(现代临床应用上,又分为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
国药典故
古代的民间医生,在民间问诊时,开药的方子中用药虽然没有皇家贵族的贵重稀有,却重在药到病除、药材实惠且实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的成药药典,其中就收录了很多来自于民间医家高手的方剂,疗效可靠,见效快,故广为临床传用。
今天咱们重点介绍的这个药方
就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记载的藿香正气配方
据民间传言,宋朝国都开封位于中原地区,许多士兵在征讨南方的行军作战中,不适应当地气候,出现胸闷、头晕、腹泻等中暑、水土不服的症状。当地人常随身携带藿香以防被“瘴气”所伤,宋朝军医据此用藿香配置方剂治疗士兵的病症,效果很好,于是便流传开来。
从宋朝开始,藿香正气就已被民间和贵族们使用,口碑一直很好,算是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方剂,多被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发热、头晕头重、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疾病。
古方故事
小编查阅很多中药典籍发现,在宋朝,藿香正气可以煎煮成汤药,被称为“藿香正气汤”,也可以作为散剂,称为“藿香正气散”,这个方子一直沿用到今天。去看中医时,或许你还能开到这味方剂。
对于“藿香正气”这个古方,明代医家皇甫泰就曾有“藿,治四时不正之气”的说法。在古代,藿香正气主要针对于“外感风寒,内伤脾胃”的病证人群。《方剂学》中,藿香正气被划定为化湿和胃的中成药。
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对藿香正气的功效则解释为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散风寒。此方以藿香为主药,配伍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所有药材打成细末做成散剂。因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浊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自和,能正脾胃功能紊乱、呕吐腹泻之“不正之气”,故称藿香正气散。
传统的藿香正气方剂中,主要成分为“广藿香”。按照我国中医药方“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广藿香是此方剂中的君药,它具有外散风寒、内散湿浊的功效。
君药——广藿香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对广藿香的解释是:地上部分(广藿香):辛,微温。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也可预防时行感冒,亦为芳香健胃,解热镇吐剂;外用于手足癣。
臣药——紫苏叶
在《日华子本草》论述中紫苏叶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的效果。《本草纲目》也认为紫苏叶的功效为:“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临床应用
从古到今,藿香正气的剂型经历了汤剂、散剂、片剂、口服液等等一系列变化、改良、创新。
但,从古至今,藿香正气之名,却从未因为时间的变迁而衰退。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谓久经考验的经典良药。相信许多人家中都备有藿香正气类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太极牌藿香正气口服液是1985年太极集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成功的口服液剂型,是“藿香正气水”的升级换代品种。于1997年获得国家专利,被载入《中国药典》。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一经问世,就得到老百姓的验证与认可,现在已跃升为藿香类第一品牌。
达仁堂为中国第一个中药复方软胶囊产品的研制者。1998年,中华老字号“达仁堂”追本溯源,它以古方“藿香正气散”为基础,研制出“藿香正气软胶囊”,主治胃肠型感冒和中暑。
你或许早就听过藿香正气的大名,但是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病它也能治。
在临床上,藿香正气多用于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近年经过临床实践,发现藿香正气水对皮肤科疾病也有显著的疗效,比如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疖[jiē] 、白癜风、外阴瘙痒、湿疹和汗疹等。外用有祛风除湿,抗菌止痒之效。
虽然藿香正气“包治百病”,但藿香正气水以下情况不宜用,切记切记!
1.适用于“空调型中暑”,但久晒中暑不宜用;
2.适用于受凉腹泻,但细菌性腹泻不宜用;
3.适用于晕车,孕妇和三岁以下的幼儿不建议使用。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合理用药百科,由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排版并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诚邀中医药界同仁进行原创投稿!(投稿:ynzywx@qq.com)】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