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独家策划 > 《云南中医,防艾治艾》 >
▶本文为《云南中医,防艾治艾》专栏第28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小编导读
随着艾滋病抗病毒新药的不断上市,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不断前移。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6月下发通知,对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均可提供抗病毒治疗。在所有感染者均可提供抗病毒治疗背景下,将如何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艾滋病的研究历程
二、抗病毒治疗成效
艾滋病由于其具有传染性、不可治愈性、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等特点,曾被称之为“不治之症”。自1987年研发第一个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以来,抗病毒治疗方案就一直在不停地更新,抗病毒药物也从最初的一种药物发展到现在的六大类几十种,从最初的一种单一药物治疗演变为现在的多药联合治疗,使艾滋病由一种具有传染性、无药可治、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发展成当今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一种慢性疾病。
我国抗病毒治疗指南对于抗病毒治疗时机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变:
由于抗病毒新药的不断上市,多药联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能明显迅速降低病毒载量,延长进入艾滋病期的时间,降低艾滋病相关并发症和病死率。
三、抗病毒治疗存在的问题
虽然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然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病人需长期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几乎所有的抗病毒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加之艾滋病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在长期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药物毒副反应及其它并发症等问题。如:①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等;②骨髓抑制,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③皮疹;④肝毒性,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及其他肝炎的临床表现;⑤肾损伤,蛋白尿、尿糖和低磷血症等;⑥骨密度下降;⑦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或嗜睡,多梦、情绪异常、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精神病,甚至自杀倾向。严重者出现谵妄、木僵状态;⑧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损害;⑨乳酸酸中毒,疲惫乏力、呼吸增快、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疼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⑩胰腺炎;⑪代谢综合征,脂肪沉积和脂肪萎缩;⑫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开始治疗后出现与治疗相关的疾病,原先隐匿的感染出现临床症状;⑬由于ART的治疗成功,患者寿命延长,HIV人群正在老龄化,相关老年疾病增多,合并症也越来越常见。
四、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取得的成效
除了西药抗病毒治疗外,我国还积极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工作。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对艾滋病患者的干预治疗,为患者提供规范、优质、方便的中医治疗服务,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4年开始联合实施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为患者提供了中医药治疗,还开展了多项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工作。近10年的总结研究工作证明,中医药早期干预治疗无症状HIV感染者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发病时间; 中医药能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并对机会性感染有显著疗效;中医药在稳定和抑制免疫功能下降方面疗效确切,中医药与HAART有协同增效作用。深入开展中医药联合HAART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降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思考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对相关资料的学习,我们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针对确认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相对较高,暂时不愿意服西药抗病毒治疗的人群给予中医药治疗,运用扶正抗毒等方法,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或者稳定患者CD4细胞水平,延缓病程进展。
2、对于已经开展西药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积极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从减轻西药毒副作用、提高抗病毒疗效,保护或重建患者免疫功能等方面考虑治疗。
3、针对西医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复杂的病情进行研究,拟定疗效可靠、用药安全的治疗方药,提高临床疗效。如开展HAART后低病毒载量、低免疫的免疫功能重建不全患者、合并肿瘤、蛇串疮、皮肤瘙痒、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腹泻、肾病、药物性肝损伤、骨质疏松症、皮肤感染等进行研究治疗。
4、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治疗,收集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中药单味药物或复方对艾滋病病毒抑制及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作用。
5、在积极处理临床明显症状及疾病的同时,加强中医药在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消除病毒方面作用的研究。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