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观点
黎先生:我们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带孩子来学中医的。来了以后你就会觉得中医很有趣,学习很快乐,而且我们觉得很幸运,碰到这么一个好老师,从小教孩子学做人,杨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大家。
翟女士:每次都陪着孩子来学习,自己也跟着听讲学东西。这两年,除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因为孩子学中医得到了改善,感受最多的还是孩子心性的变化。孩子以前在家里、在学校里都是小霸王,可现在,他懂得了和别人分享,也能够安静地坐下来。我们不期望他将来成为专业的中医,但是无疑,他已经从学中医的过程中得到了我们无法教给他的东西。
王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能找到很好的注脚。杨教授用他自己的身体力行在诠释着这样的概念,我觉得孩子一定能通过在这里的学习和感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刘女士:我和很多家长交流后发现,在坚持学习中医后,孩子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得病少了,身体变强壮了,认识的字也比同龄人要多了,变得更加礼貌谦让了。我们觉得,杨教授教的是中医,其实普及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个例
11岁“小中医”想当孙思邈
刘晓(化名)将3根手指老到地搭在病人宽厚的手腕上开始诊脉,依着脉诊口诀,他逐个说出了病人脏腑、三焦的脉象。如果忽略刘晓的年龄,只凭他坐诊时的老练成熟,你一定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孩子所为。事实上,刘晓还不满11岁,他学习中医也只有不到3年时间。
闯入中医殿堂
2006年9月,刘晓的父亲偶然从朋友处得知,亚运村附近有位老中医免费给小孩传授中医知识。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他带着孩子去老中医家实地考察了一番。这一去,孩子就不愿意离开了。刘先生说,他当天就决定让孩子周末来参加这个儿童中医启蒙班。
刘晓参加的就是杨志勋开办的儿童国医讲堂。
报名之后,刘晓领回了一套国医启蒙班教材。教材由杨志勋编写,共需30多次才能讲完。刘晓参加的时候,课已经上到了第12节。由于基础比较差,前面的很多概念没有建立起来,刘晓的学习比较吃力。好在教材中改编自《黄帝内经》的6000字口诀朗朗上口,又有背诵经典的经验,刘晓很快地进入了状态。
几周过后,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五行对照表,刘晓在父亲的帮助下父子开始突击学习。概念逐步建立起来后,刘晓的兴趣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他对口诀中的内容也建立了初步的概念,比如杨教授提问,好吃的东西可否一次吃个够时,他可以用“太过与不及”来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