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亟待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纠正西化倾向,恢复、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
与会的一些中医院校领导感到很委屈,他们说中医教育是个完整的学到老的过程,不能把板子只打在院校身上。但是我认为,院校是基础,如果中医的基础打得不好、打得不牢,该是谁的责任?
与会同志对搞好中医基础教育发表了非常中肯的意见,汇总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强化中医的思维和理念,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121个字的指示,教育学生相信中医、热爱中医,按中医的思路学习中医,按中医的规律研究中医,这是最大的后劲。如果在毕业时真正达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6︰2︰2(即6成热爱中医,2成兴趣不高,2成不干中医)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2. 加强中医临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而且是中医的临床。学的是中医而去进行西医的临床,不但无益,而且有害。邓老反复强调中医院不姓中的问题,这首先要从院校实习医院改起。
3. 对中医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再培训,强化管理和教师队伍的中医理念,进行中医经典理论、中医临床相结合的大温课,请老中医把关、验收,保证中医教育队伍的中医特色。
4. 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按照今后中医师资格考试的8︰2(中医占8,西医占2)的比例安排课程和学时。没有数量、学时的保证,就不会有质量的保证,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的。
5. 以过去培养真正中医人才的教材为基础,修订中医教材,强化中国文化基础。教中医就是教中医,不应在中医药教材中掺杂西医的医理、药理。彻底解决教材中西化的倾向。中医教材不能一味追新,有效的、能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就是最新的。
6. 解决教学精力分散的问题,中医院校过分强调综合性,难以形成特色和优势。中医院校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在临床中有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外语、计算机、现代科技等学科虽然不能放,也要兼顾,但终归是辅助学科,决不能等同于外语或计算机院校。
7. 中医院校的科研重点是,要用中医的方法研究中医的课题,而且中心是中医的临床课题,这是局领导反复强调的。培养中医的学科带头人,必须突出中医的特色。
8. 增加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自学的比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增加学生自己选择的余地,实行学分制。
9. 探索招生的生源,中医院校招生应偏重于文科,这样接受程度更强。而且应该探索从小学或初中即开始中医教育的模式。国家应有这方面的试点。
另外,很多与会同志都谈到中医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的综合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调整,即全面改善中医人才的成长环境。综合起来,有这样几个问题:
1. 重点的重点在医院,一定要把医院办成中医院,否则培养出的中医学生没有出路,一到医院对中医就没有信心了,中医医院不姓中,中医治疗率低,中药使用率低,真正的中医人才在中医院居然没有用武之地。直接的导向就是中医人才的西化。
2. 中医医疗收费标准过低,体现不了中医技术科技含量,单纯使用中医和中药疗法,中医院根本无法生存。许多老中医一辈子行医,救治几十万人,到老是家徒四壁,一生清贫,又怎么能要求青年学中医、干中医?要让中医先富起来,才能有更多的中医人才涌现出来,现在的民办中医院很可能走出一条路子来,从政策上着力加以扶持是十分正确的。
3.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有多种渠道,多种办学办法,鼓励民办,重视一技之长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中医药队伍的重要组成。为他们行医提供政策上的方便,可以抢救许多将要丢掉的好经验,也可以有利于培养出中医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
4. 中医的发展必须立足国内。有深厚中国文化的土壤,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广阔天地。要切实纠正社会上的一味“国际化”的浮躁。要知道西餐厨师出不了国,只有中餐厨师才能在国外一显身手。国际上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是地道的、真正的、有中医药特色的专家。“与时俱进”是要使我们的中医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是“与洋俱西”。相反,恰恰是我们自身的特色越突出,越能在世界上发展,越能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现在是有一些“中医”凭着外语好而走出了国门,但这些人出去后都深感真正的中医功底不足。随着国外中医法规的建立和严格,中医不能再用西药,将是一个总趋势。
5. 中医的继续教育、在职教育、终身教育是与会同志反复讲到的问题。继续教育学分已经实行几年了,但实际中,却有不少以一些水平不高的讲座充数,有的以至于讲的是西医的临床,也成了中医继续教育。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能强化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把强化中医基本理念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即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使得没学好中医的中青年人员,真正能通过学习转变西化观念,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有的是与会同志的共识,有的已经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改革计划,我的发言可能有些重复和罗嗦,但为了缕清自己的思路,使意见更完整些,也都写进去了。总的来说,我非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中医药人才培养放到了首位,应该说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立了头功。我非常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个会议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我愿和大家一起,彻底解决中医药事业后继乏人的大问题,迎来我国中医药人才辈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