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擅长温病著称,兼容温病学派、伤寒学派、温疫学派等学术思想。极力倡导温疫学说防治急性传染病,提出以温疫学说为指导应对突发公卫事件。2003年SARS流行,接受媒体专访献计献策;2005年四川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他任中医防治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防治方案;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后,参与指导灾后防疫方案制定。
张之文,男,1937年2月生,四川大竹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63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先后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顾问,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4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03年被四川省人事厅、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四川省名中医”,2005年被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评为首批“四川省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1年被四川省干部保健委员会聘请为“第一届四川省干部保健会诊专家”,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张之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主要事迹:
一直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学验俱丰,以擅长温病著称,为知名温病专家。兼容温病学派、伤寒学派、温疫学派等学术思想,指导治疗常见病和疑难性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精诚从医,医德高尚,多次获得先进称号。极力倡导温疫学说防治急性传染病,1968年起专职从事中医防治钩端螺旋体病(属温疫)的临床研究6年,1980年发表论文“温疫学说探讨”(中医杂志),指出统编温病学教材忽略了温疫学说内容,继承上有所缺失,不利指导临床。2001年发表论文“温病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提出以温疫学说为指导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SARS流行,接受新华网及四川卫视专访,献计献策。2005年四川省突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任中医防治专家组组长,亲临一线,主持制定防治方案,2006年原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诊疗方案》为中医药部分唯一撰写人(见卫生部通知:卫医发461号,有署名)。鉴于需要,2006年发起并主编特色教材《瘟疫学新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后,参与指导灾后防疫方案制定,评为我校抗震先进工作者。全省两次举办张之文学术经验研修班。
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成都中医学院传帮带优秀老师及教学名师。先后出版著作21部,主编6部,副主编辑5部,代表性著作有《现代中医感染性疾病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张之文温病学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温病舌诊图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重印8次,并再版发行,英文版发行海外,有较大影响。发表论文38篇,某些观点已被收入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材内容。担任卫气营血基础理论研究、中医防治钩端螺旋体的研究等省和国家重点课题的负责人、主研。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重视学术活动推动学术发展,任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时,牵头于90年代建立省温病学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与同仁一道发起和筹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委员、顾问。为全国中医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问。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上世纪80年代为全国急症学习班及全军温病学习班主讲温病学,为中医急症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应邀赴日本参加第八回中日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会,3次受聘台湾长庚大学主讲温病学,并指导临床。2000年受瑞士舒黎仕中医学会邀请,指导临床和学术讲座。在境外有较大影响。
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馆和附属老中医门诊部坚持临床工作,疗效显著,受到省内外病员信任和好评。对其学术继承人、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以及自发跟诊者,均悉心指导,受到同行尊重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