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传承 > 国医大师 > 第二届 >

国医大师候选人高上林简介及主要成就

2014-07-15 11: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他善于运用仲景理法方药,擅小柴胡汤加减变化,创“人体失和,百病由生”之说,主张“八法之中,以和为主”。长于疑难杂病的诊治,尤精于糖尿病、胆囊炎、哮喘等病,编撰专著《金匮要略心法要旨》,逐条诠释张仲景原著。

  高上林,男,1928年5月生,山西原平人,本科学历,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195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省保健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陕西省卫生厅、人事厅授予白求恩精神奖,2008年获陕西省名老中医称号,2011年被陕西省卫生厅、省保健委员会授予干部保健工作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秉承家学,立志业医。家世业医,祖父高争先民国年间在原籍悬壶应诊,父高子云承继父业在山西太原开设中医诊所。“七七事变”后,全家西迁长安,其父在西安挂牌应诊,以德术双馨享誉古城,建国后参加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并入西安市中医医院,是医院建院初期的元老以及当时的西安市十大名医之一。高上林受家庭熏陶,自幼研习中医经典并随父学习临床,大学毕业后立志投身中医事业,至今工作已近七十年。

  心系患者,德誉三秦。高上林年虽耄耋,但精神矍铄、豁达开朗、风趣幽默,对待任何人,他总是和颜悦色,一视同仁;诊疾问病,他总是仔细认真,一丝不苟;遣方用药,他总是好像履冰临渊、纤毫勿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虽已年届古稀,为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每次门诊都要延长3~4小时,诊治患者达100余人。近年来,他仍坚持每周3次门诊,参加查房和院内、外会诊,承担省市干部保健工作。作为名老中医,他的门诊挂号费为9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患者着想,遣方用药简单精炼,价格低廉,千方百计让普通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师古不泥,善于创新。高上林善于运用仲景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学典而知权变。他勤求古训并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其一,认为疾病乃“人体失和,百病由生”,治疗应“八法之中,以和为主”,故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诸多疾病,取其畅达内外,宣通上下之功用,临床随症化裁,屡用屡效。其二,崇尚整体,注重辨证,对“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认识颇深并以之指导临床。其三,四诊并重、脉症相参,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临证之际,灵活运用。在临床上,他突出中医特色,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他提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新见解,打破传统的三消辨证,以气血津液辨证和病证结合辨证的方法进行临床分型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承担省、市科研课题并获3项成果奖,编撰专著《金匮要略心法要旨》,逐条诠释张仲景原著,对经方的研究与运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传医授道,辛勤耕耘。作为西安市特批的终身不退休中医专家,他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殚精竭虑,发挥余热。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担任西安市中医学习班的授课老师。近年来他又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和西安市卫生局临床研究生导师,培养了2名学术继承人和3名研究生,现均已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患者信赖的好医生,继承人裴瑞霞被聘为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中,他对工作室的年轻医生悉心传授、精心指导,对工作室建设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心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各种途径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尤其对西安市中医医院整体北迁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对医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善于运用仲景理法方药,擅小柴胡汤加减变化,创“人体失和,百病由生”之说,主张“八法之中,以和为主”。长于疑难杂病的诊治,尤精于糖尿病、胆囊炎、哮喘等病,编撰专著《金匮要略心法要旨》,逐条诠释张仲景原著。

  高上林,男,1928年5月生,山西原平人,本科学历,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195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陕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参事,省保健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陕西省卫生厅、人事厅授予白求恩精神奖,2008年获陕西省名老中医称号,2011年被陕西省卫生厅、省保健委员会授予干部保健工作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秉承家学,立志业医。家世业医,祖父高争先民国年间在原籍悬壶应诊,父高子云承继父业在山西太原开设中医诊所。“七七事变”后,全家西迁长安,其父在西安挂牌应诊,以德术双馨享誉古城,建国后参加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并入西安市中医医院,是医院建院初期的元老以及当时的西安市十大名医之一。高上林受家庭熏陶,自幼研习中医经典并随父学习临床,大学毕业后立志投身中医事业,至今工作已近七十年。

  心系患者,德誉三秦。高上林年虽耄耋,但精神矍铄、豁达开朗、风趣幽默,对待任何人,他总是和颜悦色,一视同仁;诊疾问病,他总是仔细认真,一丝不苟;遣方用药,他总是好像履冰临渊、纤毫勿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虽已年届古稀,为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每次门诊都要延长3~4小时,诊治患者达100余人。近年来,他仍坚持每周3次门诊,参加查房和院内、外会诊,承担省市干部保健工作。作为名老中医,他的门诊挂号费为9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患者着想,遣方用药简单精炼,价格低廉,千方百计让普通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师古不泥,善于创新。高上林善于运用仲景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学典而知权变。他勤求古训并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其一,认为疾病乃“人体失和,百病由生”,治疗应“八法之中,以和为主”,故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诸多疾病,取其畅达内外,宣通上下之功用,临床随症化裁,屡用屡效。其二,崇尚整体,注重辨证,对“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认识颇深并以之指导临床。其三,四诊并重、脉症相参,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临证之际,灵活运用。在临床上,他突出中医特色,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他提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新见解,打破传统的三消辨证,以气血津液辨证和病证结合辨证的方法进行临床分型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承担省、市科研课题并获3项成果奖,编撰专著《金匮要略心法要旨》,逐条诠释张仲景原著,对经方的研究与运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传医授道,辛勤耕耘。作为西安市特批的终身不退休中医专家,他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殚精竭虑,发挥余热。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担任西安市中医学习班的授课老师。近年来他又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和西安市卫生局临床研究生导师,培养了2名学术继承人和3名研究生,现均已成为医院的技术骨干、患者信赖的好医生,继承人裴瑞霞被聘为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在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中,他对工作室的年轻医生悉心传授、精心指导,对工作室建设倾注了极大的关怀和心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通过各种途径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尤其对西安市中医医院整体北迁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他的真知灼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对医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