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传承 > 国医大师 > 第二届 >

国医大师候选人王沛简介及主要成就

2014-07-15 09:4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邢显涛 浏览:

   他创新外科古法用于现代治疗,创造外科六辨法,写入《中医外科学》教科书,丰富了中医外科理论。创新脱疽治疗法,收治者避免截肢和死亡。奠定东方医院肿瘤科基础,癌症治疗独具特色。参与主持编写多部专业书。

  王沛,男,1933年9月生。1951年考入河北唐山卫生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1956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中医专业,成为北京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1962年由原卫生部选派,成为国家首届中医名师徒弟,师承方鸣谦。毕业分至东直门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和教学工作。1999年12月调入东方医院肿瘤科至今,始终奋战在临床、教学与科研第一线。曾任东直门医院中医外科主任;1984年组建中医外科分会,时任秘书长,后升任主任委员;2010年时满77岁退休,现仍于东方医院肿瘤科出诊,并投身于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沛名医传承工作站的建设研究和传承工作中。

  1990年作为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评选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被继承的名老中医之一;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表彰其为30年教学工作做出突出贡献;2011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其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贡献奖;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予其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

  中医学术方面,王沛认为:一、中医外科应突出辨病与辨证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二、在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基础上,针对外科特点,创造出外科六辨法,即病因辨证、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发病过程辨证、发病部位辨证、局部症状辨证,取得外科界的认同,并写入《中医外科学》等多种教科书中,丰富了中医外科理论。

  在中医外科临床上,王沛将许多外科古法创新用于现代治疗。他将古代骑竹马灸法取特定穴位改为直接灸治患部,颈部包块的火针疗法,扁桃腺肿大的烙铁法,颈部淋巴结核的截根术,慢性难愈病的神灯照法,溃疡不愈合的药熏法等等,都是他古法创新,极具中医外科特色的治疗方法。

  王沛遵循“外证必先受于内,然后发于外”的整体思想,先用古方清热解毒、活血消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用神灯照法并外敷药物,最后用托补方药内服收功,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脱疽治疗法,收治者避免了截肢和死亡,使脱疽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得以解决。将外科治疗思想与方法用于癌症治疗是王沛最重要的治疗特色,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运用内科思想治疗癌症的医生的不同之处。他强调以扶正培本为主,尤重温补脾肾,慎用活血药。在方药使用上也有所创新,遵守大法,不拘成方,一些经方验方被发挥的神灵活现。用药上喜用生药,巧用毒药。他每方药味不多,价廉效好,简约之中见神奇。

  在中医教学传承上,1983年以来,王沛先后赴日本宫崎县、香港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促进了中医外科学术的国际交流发展。王沛热爱中医教育事业,倾心执教50余年,亲自编著教材,编写考试题库,参与民办中医教育,为中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他参与并主持编著了《中医外科学》、《今日中医外科》、《外科大成》等多部专业书籍。王沛十分重视中医高级人才的培养,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学术经验传承人,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学术经验继承人数十名,现如今他的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研究者和学术带头人,活跃在全国各地中医舞台上。

  科研方面,王沛主持并参与猪苓多糖伍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研究;C1系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及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消症止痛糖浆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

  社会参与方面,1984年底,在全国中医药学术代表大会上,王沛与朱仁康、顾伯华等中医前辈组织成立了中医外科分会,王沛担任秘书长,后升任主任委员,成为全国中医外科学术发展的带头人。至今王沛仍担任着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60年风雨历程,如今王沛仍专心致力于中医外科与肿瘤研究与治疗,深研医道,医德高尚,勤勉不息,坚持诊治疾患,传承学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医治疗癌症的奇迹。